慢性糜烂性胃炎是怎么引起的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病因及相关人群注意事项如下: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其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与上皮细胞;药物因素,如非甾体抗炎药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合成、糖皮质激素降低胃黏膜防御修复功能;酒精刺激,破坏胃黏膜脂质层并刺激胃酸分泌;应激因素,像严重创伤致胃黏膜缺血缺氧、心理压力影响胃肠功能;还有胆汁反流破坏胃黏膜屏障、自身免疫因素破坏胃壁细胞。不同人群需注意,儿童避免接触伤胃药物、培养良好饮食习惯防幽门螺杆菌感染;老年人关注药物伤胃情况并定期胃镜检查、保持良好心态;孕妇避免自行用药、注意饮食与心理调节;有胃部病史人群避免诱发因素、遵医嘱治疗并定期复查。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寄生于胃内的革兰氏阴性菌,大量研究表明,它与慢性糜烂性胃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凭借其螺旋形结构及鞭毛,可穿过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层,定植于胃上皮细胞表面。一方面,幽门螺杆菌产生的尿素酶分解尿素,生成氨,中和胃酸,为自身营造适宜生存环境的同时,破坏了胃黏膜的保护屏障;另一方面,幽门螺杆菌分泌的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和空泡毒素(VacA)等,可引发炎症反应,损伤胃黏膜上皮细胞,导致黏膜糜烂。相关研究显示,在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较高,根除幽门螺杆菌后,部分患者的胃黏膜糜烂情况会得到改善。
二、药物因素
1.非甾体抗炎药:常见的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这类药物广泛应用于抗炎、止痛、抗血小板聚集等。然而,它们会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包括增加黏液和碳酸氢盐分泌、促进胃黏膜血流等。当它的合成受抑制,胃黏膜的保护机制受损,胃酸和胃蛋白酶更容易对胃黏膜造成损伤,从而引发糜烂。据统计,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人群中,慢性糜烂性胃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使用者。
2.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这类药物虽在抗炎、免疫抑制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长期使用会使胃黏膜的防御和修复功能下降。同时,它还可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进一步加剧对胃黏膜的侵蚀,导致慢性糜烂性胃炎的发生风险增加。
三、酒精刺激
酒精具有亲脂性和溶脂能力,高浓度酒精进入胃内后,可直接破坏胃黏膜的脂质层,使胃黏膜屏障受损。同时,酒精还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当胃酸分泌过多且胃黏膜屏障被破坏时,胃酸会对胃黏膜产生自身消化作用,引发胃黏膜糜烂。长期酗酒人群,尤其是每日酒精摄入量超过一定标准(如男性每天饮酒折合乙醇量大于40克,女性大于20克),患慢性糜烂性胃炎的几率显著升高。
四、应激因素
1.严重创伤:如大型手术、严重烧伤、颅脑损伤等,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胃黏膜血管痉挛收缩,血流量减少,胃黏膜缺血、缺氧,进而损伤胃黏膜。同时,应激状态下,体内的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等分泌增加,会进一步抑制胃黏膜的保护机制,促进胃酸分泌,导致胃黏膜糜烂。有研究表明,严重创伤患者中,胃黏膜糜烂的发生率可达一定比例。
2.心理压力: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下,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一方面,可使胃酸分泌失调,另一方面,会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和修复能力,增加慢性糜烂性胃炎的发病风险。临床上发现,从事高压力工作、长期精神紧张的人群,慢性糜烂性胃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五、其他因素
1.胆汁反流:当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动力不足时,胆汁可反流入胃。胆汁中的胆盐、卵磷脂等可破坏胃黏膜屏障,使胃酸更容易接触并损伤胃黏膜,引发糜烂。同时,胆汁还可刺激胃窦部G细胞分泌胃泌素,使胃酸分泌增加,进一步加重胃黏膜损伤。
2.自身免疫因素:部分患者体内会产生针对胃壁细胞或内因子的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可破坏胃壁细胞,导致胃酸分泌减少,同时也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胃黏膜长期处于低胃酸或无胃酸状态,易受到其他因素的损伤,引发慢性糜烂性胃炎。这类胃炎在中老年人群中相对多见,且常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温馨提示:
1.对于儿童:儿童的胃黏膜相对更为娇嫩,更易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家长应注意避免让儿童接触可能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除非有明确的医学指征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要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进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对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庭,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儿童感染。
2.对于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胃黏膜的修复能力减弱。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的老人,要特别注意药物对胃黏膜的损伤,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胃黏膜病变。同时,老年人心理状态相对脆弱,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可通过适当的运动、社交活动等缓解心理压力。
3.对于孕妇:孕妇在孕期应避免自行服用可能损伤胃黏膜的药物,若因病情需要必须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过度进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减轻胃肠道负担。同时,孕期身体变化可能导致心理压力增加,孕妇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对胃黏膜的保护也有积极作用。
4.对于有胃部病史人群:本身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部疾病的人群,胃黏膜已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更要注意避免上述诱发因素。要严格遵医嘱治疗原发病,定期复查胃镜,密切关注胃黏膜的变化,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为慢性糜烂性胃炎或加重糜烂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