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和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区别是病因不同、症状、治疗方法、预后如何等。
1.病因不同
膜性肾病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可见免疫复合物在脏层上皮细胞下弥漫沉积。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可见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重度增生,并可插入到基膜与内皮细胞之间,使毛细血管袢呈双轨征。
2.症状
大多数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即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30g/L)、水肿和高脂血症。部分患者可出现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也可表现为肾炎综合征,如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
3.治疗方法
膜性肾病需要通过休息、低盐低脂饮食、优质低蛋白饮食等。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环磷酰胺等。同膜性肾病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环磷酰胺等。此外,还可使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
4.预后如何
膜性肾病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部分患者可能会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预后较差,部分患者可在数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
如果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