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突然尿血
慢性肾炎突然尿血可能与过度劳累、病情加重、药物副作用、尿路结石、泌尿系肿瘤等原因有关,需要根据原因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1、过度劳累
慢性肾炎患者身体较为虚弱,肾脏代谢功能本就受损。过度劳累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肾脏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导致肾脏局部的炎症反应加重,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漏出,从而引发突然尿血。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证充足睡眠,以促进肾脏恢复。
2、病情加重
慢性肾炎若未得到有效控制,病情可能逐渐进展,肾小球损害进一步加重,肾功能出现恶化。此时肾脏的滤过和屏障功能严重受损,大量红细胞会进入尿液,导致尿血症状明显。患者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增加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等。
3、药物副作用
部分治疗慢性肾炎或其他疾病的药物可能对肾脏产生不良影响,损伤肾小管或肾小球,导致尿血。例如某些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患者应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医生会评估药物与尿血的关系,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4、尿路结石
慢性肾炎患者若同时存在尿路结石,结石在移动过程中会划伤尿路黏膜,引起出血,血液随尿液排出,就会出现尿血。患者可能还会伴有腰痛、尿频、尿急等症状。可通过泌尿系统超声、CT等检查明确结石位置和大小,根据情况选择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取石等方法。
5、泌尿系肿瘤
泌尿系统出现肿瘤,如肾癌、膀胱癌等,肿瘤组织生长迅速,血供丰富,容易破裂出血,血液进入尿液导致尿血。一般肿瘤引起的尿血可能为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患者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如膀胱镜、肾盂造影等,确诊后根据肿瘤分期和患者身体状况制定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若出现尿血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保障肾脏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