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病焦虑障碍的双向情感障碍有以下特点,发病年龄更早,心境发作更频繁易快速循环发作,自杀未遂和观念风险增加且与药物滥用形成恶性循环,对心境稳定药反应差需联合治疗且临床疗效不佳、缓解期短、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受损更明显。
一、关于发病年龄:共病焦虑障碍的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发病年龄平均为15.6岁,而没有焦虑障碍共病的患者发病年龄为19.4岁。这表明共病焦虑障碍会使双向情感障碍的发病年龄提前,更早地对患者产生影响。
二、心境发作情况:有焦虑障碍、物质滥用障碍共病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其心境发作更加频繁,容易出现快速循环发作。也就是说这种共病情况会导致患者的情绪状态更加不稳定,发作的频次更高。
三、自杀风险方面:共病焦虑障碍、物质滥用障碍使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自杀未遂、自杀观念风险增加了1到1.5倍,而且自杀与药物、物质滥用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这凸显了共病情况下患者面临着更高的自杀风险,且这种风险与其他不良行为相互作用,进一步加重了危险程度。
四、治疗与预后:共病焦虑障碍、物质滥用障碍的患者对心境稳定药的反应比较差,常常需要三种以上联合治疗,临床疗效不佳,缓解期时间较短,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受损更加明显。这说明这类患者的治疗难度较大,单一药物往往效果不理想,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手段,且预后相对较差,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总结概况提示:共病焦虑障碍的双向情感障碍在发病年龄、心境发作、自杀风险、治疗效果及预后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特点,这些都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加以重视和针对性处理,以更好地帮助患者应对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