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病吗

发布于  2025-01-02

5827次浏览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精神病。

双相情感障碍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涉及遗传、生物化学、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躁狂发作时可出现情绪高涨、活动增多、思维奔逸、睡眠需求减少、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受损、鲁莽行为等症状。抑郁发作时可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疲劳、失眠、食欲改变等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需要及时到医院精神科就诊,寻求专业帮助。同时,社会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理解和支持也非常重要,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和回归社会。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是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双相情感障碍不治后果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不治疗可能会导致功能受损,引发婚姻和家庭问题,还可增加自杀风险。 1.功能受损 双相情感障碍可能影响个人的工作、学习、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功能。患者可能难以保持稳定的工作,难以处理日常事务,并且可能经历人际关系问题。 2.婚姻和家庭问题 情绪波动、冲动行为和心理困扰可能导致沟通问题、冲突和关系破裂,继而对婚姻和家庭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3.自杀风险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有较高的自杀风险。未经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可能导致情绪波动、抑郁发作和自杀念头的增加。
双相情感障碍什么意思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会表现为情绪高涨、活动增加、思维奔逸、睡眠需求减少、自我感觉良好、冲动行为等。其次,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自责自罪、自杀观念或行为、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涉及遗传、生物化学、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临床观察和心理评估来确诊。
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分裂吗
屈英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是两种不同的精神疾病,它们在症状、病因、治疗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双相情感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病因未明,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其发病过程。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精神分裂症是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发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 双相情感障碍不是精神分裂。
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
屈英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向情感障碍症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时,患者会表现出情感高涨、活动增多、思维奔逸、睡眠需求减少等症状;抑郁发作时,则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自责自罪、自杀观念或行为等症状。双向情感障碍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生物化学、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 预防双向情感障碍症的发生需要注意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处理心理压力,避免滥用药物等。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患有双向情感障碍症,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双向性情感障碍是精神病吗
屈英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向性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 双向性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情感性精神障碍。它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病因尚不明确,既有遗传因素,也有心理社会因素。患者通常会经历情绪的极度波动,从高涨到低落,甚至可能出现混合状态。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双向性情感障碍需要专业的医疗帮助。患者和家属应该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寻求专业医生的意见和治疗方案。
精神病能彻底治愈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没有表明精神病是否能彻底治愈。精神病是否能治愈,需要分情况判断。 如老年痴呆或躯体疾病导致的精神障碍,这类疾病通常难以临床治愈,但可以通过治疗缓解症状,延缓病情发展。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这类疾病经过系统规范的治疗,症状可以消失,部分患者可以恢复一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然而,这类疾病的复发率较高,需要长期维持治疗以防止复发。 患者应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随意更改药量或停止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或复发。
心里难受是什么原因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心里难受可能由情绪问题、心理健康问题、身体疾病、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引起。 1.情绪问题 焦虑、抑郁、压力、愤怒等情绪问题可能导致心里难受。这些情绪问题可能由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引起,如人际关系问题、工作压力、财务问题等。 2.心理健康问题 某些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等,可能导致心里难受。 3.身体疾病 某些身体疾病,如心脏病、肺部疾病、甲状腺问题等,可能导致心里难受。 4.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如噪音、污染、气候变化等,可能导致心里难受。
精神病隔代遗传的几率有多大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精神病隔代遗传的几率相对较低,但具体数值因疾病类型和家族遗传史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精神类疾病隔代相传的几率大概在2%-30%之间,主要取决于精神类疾病的具体原因和家族遗传模式。例如,孤独症或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几率可能较高,而抑郁症等情感障碍的隔代遗传现象也较为常见。 即使家族中存在精神疾病史,也不一定会导致隔代遗传。精神疾病的发病还受到环境、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多重影响。因此,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建议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并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
精神病能彻底治疗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没有表明精神病能彻底治疗。精神病是否能治愈,需要分情况判断。 轻度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等,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结合,也有相当一部分可以治愈。但若是严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需要长期药物维持治疗,通常不能治愈。 患者需要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电抽搐治疗、深部脑刺激治疗等,可以刺激大脑神经系统,减轻患者发病时的症状。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亚型,多发生在青春期,主要表现为思维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幻觉妄想等。 1.思维障碍 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逻辑推理荒谬离奇,甚至会出现片段的妄想。 2.情感障碍 情感反应不协调,情感倒错,如痴笑、傻笑、喜怒无常等。 3.行为障碍 行为怪异、愚蠢、幼稚、冲动、离奇,甚至出现自残、自杀行为。 4.幻觉妄想 幻听、幻视、幻嗅等幻觉,以及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影响妄想等。
怎么预防双相情感障碍
陈远光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预防双相情感障碍是心态的问题。现在社会发展很快,需要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哪怕再大的压力,再多的困难,只要自身情绪方面不受到其影响,一般就不发病。因为如果是有一点点困难,有一点点矛盾自己都受不了,就会出现焦虑心理,焦虑时会伴有抑郁,就会出现失眠症状,过了一段时间抑郁大作,因此是完全是靠自己把心态要调整好。
得了双相情感障碍需要住院吗
陈远光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得了双相情感障碍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用药物治疗,除非自杀行为没有办法控制才需要住院看管,因为这类患者脑子是清楚的,像抑郁症患者坚决要死,一定要非死不可,所以钻各种空子去自杀。像精神病房的病人专门有24小时搜寻,专门看病人。有时晚上抑郁症的病人身上没有任何东西,包括刀子、火柴,全部病房是给收起来的。甚至以前有的病人会把被单扯成布条,铺到钢丝床的底下,再把绳子勒到颈部进行自杀成功的。
双相情感障碍和焦虑症的区别
陈远光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是个发作性的疾病,无非是情绪高或者是情绪低,焦虑症实际上是心理障碍,各种压力、各种刺激以后引起自身焦虑症状,比如紧张、着急,因为这个事情担心,一紧张担心就出现心跳加快、心慌、心跳、心烦、胸闷、气促、出气不匀、坐立不安,还有会出现植物神经的紊乱,出现出汗、手抖这些症状。但是焦虑症状是心理方面的原因引起,焦虑症状厉害时会出现惊恐发作,惊恐发作是病人觉得心跳加快、呼吸困难、气出不来,好像人就要死了一样,叫做濒死感,甚至马上要抬到医院看急诊,医院检查发现什么问题都没有,心肝脾肺肾都是正常的,最后反正到内科打吊针以后就好了,没有事了。
情感障碍怎么得的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情感障碍病因有很多,首先会有遗传因素;其次会有一些神经递质跟双相情感障碍比较相关,比如说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多巴胺等。另外,也会有一些心理社会方面因素。比如说在生长过程当中,父母养育方式以及不恰当对待方式,或者是面临一些负面生活事件等,都会增加情感障碍发病率。
人为什么会得情感障碍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通常情感障碍发生跟很多因素有关,首先就是遗传因素,比如有家族遗传史人群患病率会高于正常人群,另外也要根据人既往生活经历或者受到创伤有关系,比如既往生活当中有重要他人离世,没有做好很好告别分离或者是有离婚、失业等等一些重大事件刺激,不能够很好进行调整之后慢慢会发展为情感障碍,另外也还会有一些因素跟人格特征有关系,比如具有异域气质人群也容易发生。
情感障碍症是怎么引起的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情感障碍症发生跟既往生活经历、事件有关系,比如受到重大挫折、伤害、亲人离世、离婚或者是下岗离职等等,另外也要考虑到有遗传因素,比如有家族遗传史人群其子女发病率要高于正常人群,另外也会跟人格特征有关系,比如一部分属于抑郁气质人群会容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