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子痫前期如何诊断
重度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下是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断标准:
1.基本检查
血压: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300mg或随机尿蛋白≥(++)。
血清肌酐:出现急性肾损伤时,血清肌酐≥106μmol/L。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100×10?/L。
谷丙转氨酶(ALT)或谷草转氨酶(AST):出现肝细胞功能受损时,水平升高。
血清总胆红素:出现肝内胆汁淤积时,水平升高。
2.特殊检查
血液检查:血液浓缩,凝血功能异常,血尿酸升高。
尿液检查:尿比重、尿渗透压降低,可有红细胞、管型。
眼底检查:视网膜小动脉痉挛,视网膜水肿、渗出,甚至出血。
其他: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
3.分类
妊娠期高血压:妊娠20周后出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于产后12周恢复正常;尿蛋白阴性;少数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
子痫前期:妊娠20周后出现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蛋白尿≥300mg/24h或随机蛋白尿≥(++);可伴有上腹不适、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子痫前期可分为轻度和重度,重度子痫前期是子痫前期的严重阶段,血压和尿蛋白进一步加重,或出现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肺水肿、胎儿生长受限等并发症。
子痫:子痫前期孕妇抽搐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妊娠20周前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妊娠期无明显加重;或妊娠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以后。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妊娠前或妊娠20周前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妊娠期无明显加重;或妊娠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以后。
需要注意的是,子痫前期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等因素。对于高危人群,如年龄≥40岁、有子痫前期家族史、肥胖、慢性高血压、糖尿病等,应密切监测血压和蛋白尿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子痫前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