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异物是怎么回事
食管异物是常见的上消化道急症,多因饮食习惯、食管疾病、医源性因素等导致,主要症状有吞咽困难、疼痛、呼吸道症状等,可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治疗方法主要有一般治疗、内镜下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等。
一、病因
1.饮食习惯
老年人咀嚼功能差,口内感觉欠灵敏,进餐时未注意将食物中的鱼刺、骨片等剔除。
儿童喜欢将小玩具、硬币等放入口中,嬉笑、打闹或啼哭时易误吞异物。
2.食管疾病
食管狭窄、食管癌等疾病导致食管管腔变细,食物通过困难,容易发生食管异物。
3.医源性因素
食管镜、胃镜等检查或治疗时,操作不当可导致异物残留或损伤食管。
二、症状
1.吞咽困难
异物嵌顿在食管时,可导致吞咽困难,轻者仅在吞咽固体食物时感到困难,重者则连唾液也不能咽下。
2.疼痛
异物对食管黏膜的刺激可引起疼痛,疼痛的部位多在胸骨后或背部。
3.呼吸道症状
异物较大或位置较高时,可压迫气管或支气管,引起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4.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若异物长期嵌顿,可导致食管周围炎、食管瘘等并发症。
三、诊断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既往病史等,有助于诊断。
2.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触诊等方法,检查患者的颈部、胸部等部位,了解有无异物引起的局部体征。
3.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发现不透X线的异物。
CT检查:有助于了解异物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4.其他检查
食管镜检查:是诊断食管异物的重要方法,可直接观察食管内有无异物,并取出异物。
四、治疗
1.一般治疗
对于较小的、表面光滑的异物,可尝试通过吞咽食物、饮水等方法将其带下。
患者应保持放松,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2.内镜下治疗
食管镜、胃镜等内镜下取异物是治疗食管异物的常用方法。
对于较大或位置较深的异物,可通过内镜下圈套器、异物钳等器械取出。
3.手术治疗
若异物合并严重的食管穿孔、纵隔脓肿等并发症,或内镜下治疗失败,需考虑手术治疗。
五、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进食时应细嚼慢咽,避免谈笑、哭闹。
2.老年人应将假牙佩戴合适,松动的假牙应及时修复。
3.教育儿童不要将小玩具、硬币等放入口中。
4.进行吞咽相关的检查或治疗时,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总之,食管异物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若怀疑有食管异物,应尽快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有效预防食管异物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