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主要由胆石症、酗酒、暴饮暴食、高脂血症等原因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出现胰腺坏死、感染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其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等,预防措施主要包括积极治疗胆道疾病、避免酗酒和暴饮暴食、定期体检等。
一、病因
1.胆石症
胆石症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之一。胆石通过Oddi括约肌时,可引起胰管内压力增高,导致胰腺损伤。
2.酗酒
长期酗酒可导致胰腺损伤,引起急性胰腺炎。
3.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可导致胰腺分泌增加,胰管内压力增高,引起胰腺损伤。
4.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可导致胰腺微循环障碍,引起胰腺损伤。
5.其他
如感染、药物、手术等也可引起急性胰腺炎。
二、症状
1.腹痛
腹痛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多位于上腹部,可向腰背部放射,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
2.腹胀
腹胀是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症状,与腹痛同时存在。
3.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是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症状,呕吐后腹痛不缓解。
4.发热
发热是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症状,体温一般在38℃左右。
5.黄疸
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出现黄疸,多由于胆总管受压所致。
三、诊断
1.实验室检查
(1)血淀粉酶
血淀粉酶是诊断急性胰腺炎最常用的指标,一般在发病后6~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到高峰,持续3~5天。
(2)尿淀粉酶
尿淀粉酶升高较血淀粉酶晚,一般在发病后12~14小时升高,持续1~2周。
(3)其他
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也可升高。
2.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
可了解胰腺的大小、形态、有无积液等。
(2)CT
对诊断急性胰腺炎具有重要价值,可了解胰腺的病变程度、有无并发症等。
(3)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
可了解胰胆管的情况,对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四、治疗
1.一般治疗
(1)禁食、胃肠减压
减少胰腺分泌,缓解腹痛。
(2)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补充血容量,防止休克。
(3)营养支持
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促进胰腺恢复。
2.药物治疗
(1)抑酸药
如奥美拉唑等,可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胰腺分泌。
(2)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如奥曲肽等,可抑制胰腺分泌,缓解腹痛。
(3)抗生素
如有感染证据,可使用抗生素治疗。
(4)其他
如止痛药、解痉药等。
3.内镜治疗
对于胆源性胰腺炎,可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或鼻胆管引流术。
4.手术治疗
对于胰腺坏死、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可行手术治疗。
五、预防
1.积极治疗胆道疾病
如胆石症等,避免胆道感染。
2.避免酗酒和暴饮暴食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3.定期体检
及时发现和治疗胰腺疾病。
总之,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胆道疾病和酗酒等危险因素,以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