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麻醉时合用麻黄碱的目的是什么
蛛网膜下腔麻醉时合用麻黄碱主要目的是维持血压稳定与预防心动过缓。此外,特殊人群使用时需注意:老年人因身体机能和心血管储备能力弱,用药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并调整剂量;儿童心血管系统发育不完善,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警惕不良反应;孕妇使用要权衡对自身及胎儿利弊并密切监测;有心血管病史患者使用需谨慎,因可能加重病情,要充分评估并联合用药,密切监测心脏功能。
一、蛛网膜下腔麻醉时合用麻黄碱的主要目的
1.维持血压稳定
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后,由于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被阻滞,使小动脉扩张,周围血管阻力下降,血液淤积于周围血管,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降低,导致血压下降。麻黄碱可直接激动α和β受体,使皮肤、黏膜及内脏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同时还能兴奋心脏,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出量增加,有助于维持麻醉过程中的血压稳定,保障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研究表明,在蛛网膜下腔麻醉时预防性应用麻黄碱,可有效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
2.预防心动过缓
交感神经阻滞除了引起血压下降外,还常导致心动过缓。这是因为交感神经对心脏的加速作用被抑制,迷走神经相对兴奋。麻黄碱激动β受体,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从而预防蛛网膜下腔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动过缓,维持心脏正常的泵血功能,保证全身的血液供应。
二、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
1.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心血管系统的储备能力减弱,对麻醉和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在蛛网膜下腔麻醉合用麻黄碱时,更应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因为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麻黄碱引起的血压波动可能对其病情产生影响。例如,对于高血压患者,麻黄碱升压作用可能导致血压过高,增加脑血管意外等风险。因此,用药剂量可能需要适当调整,并且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确保用药安全。
2.儿童
儿童的心血管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在蛛网膜下腔麻醉时使用麻黄碱,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由于儿童对麻黄碱的敏感性可能较高,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警惕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如烦躁不安、失眠等中枢兴奋症状。低龄儿童尤其需要谨慎使用,优先考虑通过调整体位等非药物干预措施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如需用药,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评估和决策,以保障儿童的安全。
3.孕妇
孕妇在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时,合用麻黄碱不仅要考虑对孕妇自身的影响,还要关注对胎儿的潜在风险。麻黄碱可通过胎盘屏障,可能对胎儿产生一定作用。虽然在某些情况下为了维持孕妇血压稳定保障胎儿血供可能需要使用,但必须在充分评估利弊后谨慎使用。要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确保用药不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4.有心血管病史患者
对于有心血管病史(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的患者,蛛网膜下腔麻醉合用麻黄碱时需格外谨慎。麻黄碱兴奋心脏的作用可能增加心肌耗氧量,对于冠心病患者,可能诱发心绞痛发作;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因此,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根据具体病情调整麻黄碱的使用,必要时联合使用其他药物来减轻麻黄碱的不良影响,同时密切监测心脏功能指标,确保麻醉过程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