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子痫的临床表现
产后子痫分为前驱症状和典型发作表现,前驱症状包括血压升高(收缩压常≥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常≥0.3g,严重时>5g)、头痛、视力模糊、上腹部不适;典型发作表现有初期眼球固定等面部肌肉颤动伴意识丧失,强直期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致呼吸暂停、面色青紫,阵挛期全身肌肉间歇性痉挛伴口吐白沫等,恢复期抽搐停止但昏迷,清醒后对发作无记忆并伴有不适。高龄产妇及有慢性高血压、肾脏疾病等病史产妇风险更高,产后子痫危及产妇及新生儿,家属需配合医护,若产妇出现前驱症状应立即告知医生。
一、前驱症状
1.血压升高:多数患者在产后子痫发作前,血压会持续升高,收缩压常≥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血压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血压急剧上升时,更易诱发子痫发作。例如,在一些研究中,产后血压突然升高至180/120mmHg以上的产妇,子痫发作风险显著增加。
2.蛋白尿: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蛋白尿的出现反映了肾脏功能受损情况,24小时尿蛋白定量常≥0.3g,严重时可>5g。肾脏功能受损会导致蛋白质从尿液中漏出,是产后子痫重要的前驱表现之一。
3.头痛:多为持续性头痛,程度轻重不一,可伴有头晕、头胀。头痛是由于血压升高导致脑血管痉挛、脑水肿,刺激脑膜及神经引起。如有的患者描述为头部像被紧箍一样的疼痛,且休息后不能缓解。
4.视力模糊:部分患者会出现视力模糊、眼花,甚至失明。这是因为高血压引起视网膜血管痉挛、水肿,影响了视网膜的正常功能。临床观察发现,部分患者在子痫发作前数小时或数天就已出现视力异常。
5.上腹部不适: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胀满,可伴有恶心、呕吐。这主要是因为肝包膜下出血,刺激肝脏包膜引起。病情严重时,上腹部疼痛会较为剧烈,易被误诊为急腹症。
二、典型发作表现
1.初期:患者首先出现眼球固定、上翻,头扭向一侧,牙关紧闭,随之口角及面部肌肉颤动。此时患者意识逐渐丧失,这一阶段通常持续数秒,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开始影响面部肌肉的表现。
2.强直期: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双臂屈曲,双手紧握,下肢伸直,足内翻。由于呼吸肌强直收缩,患者会出现呼吸暂停,面色青紫。此期持续约1020秒,全身肌肉强烈收缩,身体处于僵硬状态。
3.阵挛期:全身肌肉由持续性强直收缩转为间歇性痉挛,即一张一弛的抽动,阵挛频率逐渐减慢,每次阵挛后有短暂间歇。这一过程中,患者可伴有口吐白沫、舌咬伤、大小便失禁等情况。阵挛期持续约12分钟。
4.恢复期:抽搐停止,呼吸恢复,但患者仍处于昏迷状态,昏迷时间长短不一,从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清醒后,患者对发作过程无记忆,可伴有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产后子痫主要发生在产后女性群体中。对于高龄产妇(年龄≥35岁),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生理特点,患产后子痫风险相对更高,产后应更密切监测血压、蛋白尿等指标。有慢性高血压、肾脏疾病等病史的产妇,孕期身体负担加重,产后子痫发病风险也显著增加,产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检查和治疗。产后子痫发作不仅危及产妇自身健康,还可能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及护理。因此,家属要配合医护人员,确保产妇产后得到充分休息,减少声光刺激,若发现产妇出现上述前驱症状,应立即告知医生,以便及时处理,保障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