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症状
肺动脉高压症状多样,初期常见活动后呼吸困难,因心脏向肺泵血阻力增大致肺循环淤血、气体交换受影响;病情发展,呼吸困难加重,休息时也可能出现,有慢性心肺疾病史、老年人、长期吸烟人群症状更明显。乏力是因心脏泵血功能受损致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能量代谢异常,体力劳动者、老年人、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病史者受影响更大。胸痛多为胸骨后闷痛、胀痛或刺痛,与活动有关,因右心室负荷增加、心肌缺血引发,女性经期或更年期、有冠心病家族史者需注意鉴别。晕厥因活动时心输出量无法满足外周需求致脑部供血不足,或心律失常引发,年轻人运动中、有家族性心律失常病史者、老年人风险高。咯血因肺血管压力高致血管破裂,结缔组织病患者、长期服抗凝药者发生率高且出血难控制。此外,孕妇、儿童、老年人及有药物过敏史患者在肺动脉高压诊疗中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呼吸困难
1.初期表现
是肺动脉高压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在活动后出现,比如日常的步行、爬楼梯等活动量稍大时,就会感觉呼吸费力。这是因为随着肺动脉压力升高,心脏向肺部泵血阻力增大,肺循环淤血,气体交换受到影响,身体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从而引发呼吸困难。
2.进展情况
随着病情发展,呼吸困难程度会逐渐加重,甚至在休息状态下也可能出现。对于原本有慢性心肺疾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患者,病情进展可能更快。而且,相较于年轻人,老年人由于心肺功能本身有一定程度衰退,出现进行性加重呼吸困难的表现可能更为明显。对于长期吸烟人群,因烟草对肺部血管和气道的损害,呼吸困难症状往往更早出现且更严重。
二、乏力
1.原因阐述
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因肺动脉高压而受损,全身各组织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血液灌注,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导致身体能量代谢异常,肌肉无法正常进行有氧呼吸产生足够能量,从而出现乏力症状。患者常感觉身体疲倦,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仍难以缓解。
2.影响因素
对于从事体力劳动或运动量较大的人群,乏力症状对其生活和工作影响更为显著,严重时可能无法继续从事原有工作。而对于老年人和身体虚弱者,乏力会进一步降低其生活自理能力。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病史,如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患者,本身身体能量储备不足,合并肺动脉高压时,乏力症状会更严重。
三、胸痛
1.疼痛特点
多为胸骨后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闷痛、胀痛或刺痛。这主要是因为肺动脉压力升高,右心室后负荷增加,心肌需氧量增多,但同时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导致心肌缺血,进而引发胸痛。
2.发作关联
胸痛发作常与活动有关,活动时心脏负荷加重,肺动脉压力进一步升高,心肌缺血更明显,胸痛更容易发作。对于女性患者,在经期或更年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使胸痛症状更加敏感。有冠心病家族史的患者,发生胸痛时需与冠心病心绞痛相鉴别,因为两者症状有相似之处。
四、晕厥
1.发生机制
一方面,活动时外周血管扩张,但肺动脉高压导致心脏无法相应增加心输出量,使得脑部供血不足,引起晕厥。另一方面,突然发生的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等,也可导致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引发晕厥。
2.相关人群
年轻人在运动过程中更容易发生晕厥,因为运动时身体对心输出量需求增加更明显。对于有家族性心律失常病史的患者,发生晕厥的风险更高。此外,老年人因血管弹性下降,本身脑部供血就相对不足,合并肺动脉高压时,晕厥发生的可能性也较大。
五、咯血
1.出血原因
主要是由于肺血管压力过高,导致血管壁变薄、破裂出血。当肺小动脉破裂时,血液进入气道,从而出现咯血症状。咯血的量可多可少,少量咯血表现为痰中带血丝,大量咯血则可能危及生命。
2.特殊情况
患有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的患者,因这类疾病常累及肺部血管,导致血管病变,合并肺动脉高压时,咯血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对于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一旦发生咯血,出血可能更难控制,需要密切关注。
温馨提示:对于孕妇,怀孕会加重心脏负担,使肺动脉高压病情恶化,增加母婴风险,孕期应密切监测心肺功能,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继续妊娠。儿童患者由于心肺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症状可能不典型,家长需格外留意孩子活动耐力、呼吸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老年人因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症状可能相互掩盖,诊断相对困难,定期体检并告知医生完整病史非常重要。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在治疗肺动脉高压过程中,使用新药物前务必告知医生,避免过敏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