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可分为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可导致听力下降、耳痛、耳鸣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
病因
咽鼓管功能障碍:小儿咽鼓管较宽、短、平直,呈水平位,故鼻咽部感染易易经咽鼓管侵及中耳。
免疫反应: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分泌型IgA减少,容易发生急性中耳炎。
症状
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可有发热、怠倦、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耳痛:是急性中耳炎的常见症状,可为持续性,也可为搏动性,在吞咽或咳嗽时加重,鼓膜穿孔后耳痛可减轻。
听力减退:听力下降可由耳痛引起,也可因鼓膜穿孔后声音经穿孔部位直接传出,导致听力下降。
耳鸣:部分患者可有耳鸣。
检查
耳镜检查:可观察鼓膜是否充血、肿胀,鼓室内是否有积液。
听力检查:可了解听力是否下降。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升高。
治疗
病因治疗: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发病。
局部治疗:鼓膜穿孔前可使用2%酚甘油滴耳,鼓膜穿孔后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滴耳。
全身治疗: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
预防
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发病。
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时呛水等。
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
提高机体免疫力。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中耳炎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如果孩子出现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水进入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