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性脊柱炎的症状有哪些
布病性脊柱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脊柱活动受限、神经痛等,易被误诊,治疗方法主要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发热:布病性脊柱炎患者可有弛张型低热,典型热型为波浪状,还可有不规则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0℃以上,多发生在午后或夜间。
2.多汗:患者在发热的同时,还会出现多汗,尤其以夜间盗汗较为明显。
3.乏力:患者自觉全身乏力、四肢沉重、酸软,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无法缓解。
4.关节疼痛:这是布病性脊柱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腰骶部、臀部、髋部等部位的疼痛,疼痛可放射至下肢,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5.脊柱活动受限:由于脊柱关节受累,患者可出现脊柱活动受限,如弯腰、转身、下蹲等动作受限。
6.神经痛:部分患者可出现肋间神经痛、腰骶神经痛等症状。
7.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睾丸炎、附睾炎、卵巢炎等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布病性脊柱炎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有牛羊接触史或居住在布病流行地区的人群,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布鲁氏菌凝集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等,以明确诊断。
此外,对于布病性脊柱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营养,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2.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四环素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等药物,同时还可使用对症治疗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等。
3.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出现脊柱畸形、神经受压等并发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布病是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患病的动物或食用被污染的食物而感染。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病的动物,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此外,对于从事畜牧业、屠宰业等高危职业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布病筛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