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怎么办好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可分为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常见原因有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等,主要症状有耳部疼痛、听力下降、耳闷胀感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1.咽鼓管功能障碍:可因机械性阻塞(如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等)、咽鼓管功能不良、婴幼儿咽鼓管较短、宽且平直、管腔较大等原因,导致病原体经咽鼓管侵入中耳。
2.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可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3.其他:擤鼻过于用力、游泳时呛水、婴幼儿仰卧位吃奶等,也可能导致分泌物被挤入咽鼓管内,引发感染。
急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包括:
1.耳部疼痛:通常为耳深部痛,逐渐加重,鼓膜穿孔后,脓液流出,疼痛可明显减轻。
2.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
3.耳闷胀感:鼓膜穿孔后,可减轻耳闷胀感。
4.全身症状:可有发热、畏寒、乏力等,儿童可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急性中耳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多喝水,保持耳部清洁。
2.药物治疗:
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等,可有效控制感染。
鼓膜切开术:对于鼓膜已经穿孔、脓液较多的患者,可在鼓膜穿孔后行鼓膜切开术,以引流出脓液。
其他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等,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3.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鼓膜修补术、鼓室成形术等。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中耳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发展为慢性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鼓膜穿孔等并发症。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此外,儿童的急性中耳炎治疗与成人略有不同,需要特别关注。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等,急性中耳炎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在治疗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用药情况,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之,急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及时就医、合理治疗,通常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