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腹泻

来源:民福康

小儿腹泻是一种常见儿科疾病,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儿童,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症状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呈水样,可伴有腹痛、腹胀、呕吐等,严重可致脱水,治疗方法有预防和纠正脱水、调整饮食、使用药物、支持治疗等,预防措施包括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感染、合理喂养、注意气候变化等。

一、定义

小儿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呈水样,可伴有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

二、病因

1.感染性因素

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

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寄生虫感染:如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等。

2.非感染性因素

饮食因素:喂养不当、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等。

药物因素:某些抗生素、化疗药物等。

其他:气候变化、腹部受凉等。

三、症状

1.大便次数增多:每天排便次数明显多于平时。

2.粪便性状改变:粪便变得稀薄、水样或含有脓血、黏液。

3.腹痛: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腹痛。

4.腹胀:腹部可能会有胀气感。

5.呕吐:有时会伴有呕吐。

6.脱水症状:如果腹泻严重,可能会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少尿、皮肤干燥等。

四、诊断

1.病史采集:了解患儿的饮食、排便情况、是否有感染接触史等。

2.体格检查:检查腹部是否有压痛、肠鸣音是否亢进等。

3.实验室检查:如大便常规、大便培养、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

五、治疗

1.预防和纠正脱水:根据脱水程度,给予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

2.调整饮食:母乳喂养的患儿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患儿可适当稀释奶粉或更换腹泻奶粉。

3.药物治疗:根据病因和症状,使用相应的药物,如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止泻药等。

4.支持治疗:注意患儿的营养支持,给予易消化的食物。

六、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保持食物的清洁,勤洗手。

2.避免感染:避免接触感染患儿,注意个人卫生。

3.合理喂养:按照年龄和体重添加辅食,避免过度喂养。

4.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腹部受凉。

七、注意事项

1.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出现脱水症状应及时就医。

2.避免使用止泻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泻药。

3.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

4.定期带患儿进行预防接种: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总之,小儿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脱水等严重后果。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同时,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预防感染的发生。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脱水
脱水是体内水分减少,导致新陈代谢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肠胃不好拉肚子怎么办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拉肚子是指腹泻。肠胃不好,腹泻可以通过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对因治疗等方式处理。 1、一般治疗 尽量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面条、新鲜蔬菜、水果等。 2、对症治疗 腹泻严重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地芬诺酯、洛哌丁胺等药物止泻。 3、对因治疗 对于肠道菌群紊乱造
冬季腹泻怎么回事
王红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冬季腹泻主要考虑以下几种因素:一、由于冬季气温较低,如果腹部受到寒冷刺激很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的症状,因此要注意腹部保暖。二、如果在冬季进食了过于生冷的食物或暴饮暴食,很容易造成肠道菌群失衡,从而出现腹泻的症状。三、还可能和病毒感染有关,病毒的种类主要有轮状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等,其中小儿腹泻较为常
肠胃不好拉肚子怎么办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拉肚子是指腹泻。肠胃不好,腹泻可以通过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对因治疗等方式处理。 1、一般治疗 尽量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面条、新鲜蔬菜、水果等。 2、对症治疗 腹泻严重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地芬诺酯、洛哌丁胺等药物止泻。 3、对因治疗 对于肠道菌群紊乱造
益生菌和乳酸菌素片的功效相同吗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益生菌和乳酸菌素片的功效不一样。 益生菌是一个菌群,包含酵母菌、益生芽孢杆菌、乳酸菌、双歧杆菌等菌种。益生菌能够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胃肠道蠕动、提高机体免疫力、还能提高机体抗氧化水平。乳酸菌素片的主要成分是乳酸菌素,乳酸菌素为乳酸菌的代谢产物,成份单一,可以提高肠道免疫力、调节肠道菌群、增强消化功
益生菌和乳酸菌素片的功效一样吗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益生菌和乳酸菌素片的功效不一样。 益生菌是人体的活性菌,主要可以用于肠道过敏所引起的腹泻,并且可以调节胃肠道消化功能,同时还能用于便秘,帮助胃肠道快速的恢复健康。而乳酸菌素片是一种药物,主要用于消化不良、肠炎、小儿腹泻以及肠内异常发酵,可以调节胃肠道内的菌群,促进食物消化及吸收,从而可以帮助排便。
婴儿吃母乳拉肚子怎么办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拉肚子即腹泻,婴儿吃母乳腹泻可以通过对症治疗、对因治疗等缓解症状,还需要注意生活护理。 1、对症治疗 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婴儿使用小儿腹泻宁糖浆、消旋卡多曲颗粒、蒙脱石散等药物减少腹泻次数。 2、对因治疗 如果婴儿是由于母乳性腹泻而引起,还可以遵医嘱给婴儿服用乳酸菌素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酪酸梭
小儿腹泻能吃白萝卜吗
王伟伟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儿腹泻期间应暂时避免食用白萝卜。 腹泻指的是每日排便>3次,并且粪量质地稀薄,超过200克/天。因白萝卜有一定刺激性,可促使胃肠蠕动加快,并且白萝卜产气较多,可出现频繁肛门排气的情况。小儿在腹泻期间应暂时避免食用白萝卜,防止加重不舒服的症状。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增加小儿饮水量,若腹泻长时间未缓
小儿腹泻可以吃山药粥吗
王伟伟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儿腹泻可以适量吃山药粥。 小儿腹泻期间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山药粥符合上述饮食标准,且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适量吃还可以为身体提供额能量并补充营养,有利于增强体质,加快身体康复。但如果过量吃则会导致胃肠负担过重,反而加重腹泻症状,所以要适量吃。 家长日常
小儿腹泻发高烧怎么办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儿腹泻发高烧需要进行一般治疗、止泻治疗、降温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需要控制饮食,以易消化饮食为主,比如米汤、米粉等,避免进食油腻、辛辣的食物,以防腹泻症状加重,出现脱水现象,少量多次补充糖盐水,预防电解质紊乱。 2、止泻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磷酸铝等药物,有利于缓
小儿腹泻发烧有什么推拿手法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发烧即发热。小儿腹泻、发热的推拿手法有按摩足三里、揉合谷、推脊柱等。 1、按摩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具有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作用。小儿腹泻、发热后,家长可以按摩此穴,帮助缓解症状。 2、揉合谷 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部,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具有清热解表
经常腹泻会诱发肠道肿瘤吗
邢加迪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三甲
长期的习惯性腹泻,对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还是有一定关系的。正常肠道是有一定菌群的,肠道正常菌群对于保护大肠的生理功能,保护大肠正常的运转,正常的发挥自己的功能,也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肠道经常会受激惹或腹泻,比如很多减肥药,实际上是泻药,会造成药物性腹泻,长期可能会改变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环境,更严重的可能会造成肠黏膜的损伤,造成肠黏膜的屏
什么是慢性腹泻
孙成栋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慢性腹泻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大便性状出现变化、大便次数增加。大便性状变化包括大便变成软便、水样便或稀水样便,甚至包括脓液和血液且大便的次数大于等于3次以上,这一组变化称作为腹泻。但是慢性腹泻必须在腹泻的基础上,大于等于2个月以上,才能称作为慢性腹泻。慢性腹泻是由于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原因引起的。感染因素包括各种细菌,如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
小儿腹泻如何护理
梁翠萍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孩子出现腹泻时,家长一定要小心护理,很多时候小孩的呕吐物跟粪便都带有传染性,所以,孩子的粪便跟呕吐物时,要及时清理干净,最好能够做到消毒。另外,因为小孩子的皮肤比较嫩,腹泻时肠液或粪便刺激肛周皮肤,容易出现肛周皮肤红肿,甚至糜烂,所以腹泻时,要及时更换纸尿片。此外,还需要注意食物的卫生问题,小孩腹泻时的消化功能更弱,这时一定要食用容易消化
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童鹏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儿童如果出现腹泻,临床表现多为患儿伴有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其腹泻的性状往往依据具体的感染源而有所不同,如颗粒状水样便以及粘液脓血便。宝宝还会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腹胀、严重的表现为脱水,还会伴有皮肤弹性降低、眼眶凹陷、尿量减少、嗜睡等症状。所以出现腹泻时,要及时给予补液以及病因对症治疗。
小儿腹泻的治疗
丁素芳 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小儿腹泻的治疗主要是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腹泻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一般是由于病毒或者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病毒主要由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如果是非感染性腹泻,在治疗上主要以预防和纠正脱水为主,合理用药物,调整饮食,预防并发症。如果是感染性腹泻,主要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对于病毒性腹泻不选用抗生素,一般用微生态制剂,比如双歧杆菌等,调整肠
小儿腹泻吃什么?宝宝拉肚子吃什么食物?
张文旻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小腹泻,如呕吐症状不严重,因继续或尽快恢复原来已经熟悉的饮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轮状病毒肠炎可继发双糖酶缺乏。母乳喂养者因继续母乳喂养。但如果喂奶后,迅速引起大量腹泻、脱水、体征加重,应考虑使用不含乳糖的配方奶喂养,或者是喂奶前添加乳糖酶。腹泻好转后,转为母乳喂养。非母乳喂养者,因重新予以与年龄相匹配的饮食,腹泻好转后,转为原有喂养方式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