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主要由胆石症与胆道感染、酒精、高脂血症等原因引起,主要症状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测定、腹部超声或CT检查等可帮助诊断,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等,预防措施主要是积极治疗胆道疾病、避免酗酒和暴饮暴食、定期体检等。
一、病因
1.胆石症与胆道感染
胆石症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之一,约占我国急性胰腺炎的50%。胆道感染时,细菌可释放出多种酶,激活胰酶原,导致胰腺自身消化。
2.酒精
长期酗酒可导致胰腺损伤,引起急性胰腺炎。酒精可使胰液分泌增加,同时Oddi括约肌痉挛,胰管内压力增高,导致胰腺腺泡破裂,胰酶外溢,引起胰腺自身消化。
3.高脂血症
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导致急性胰腺炎。当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大于11.3mmol/L时,可引发急性胰腺炎。
4.其他
暴饮暴食、ERCP检查、手术、外伤等也可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二、症状
1.腹痛
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多位于上腹部,可向腰背部放射,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常于饱餐和饮酒后发作。
2.腹胀
部分患者可有腹胀,且腹胀程度常与腹痛程度相关。
3.恶心、呕吐
呕吐后腹痛不能缓解。
4.发热
多数患者有中度以上发热,一般持续3~5天。
5.其他
三、诊断
1.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测定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升高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诊断指标。但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升高时间和程度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
2.腹部超声或CT检查
可发现胰腺肿大、胰周积液等改变,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病情。
3.其他检查
如血钙、血糖、C反应蛋白等检查,有助于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
四、治疗
1.一般治疗
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2.药物治疗
(1)抑酸药物:可减少胃酸分泌,缓解腹痛。
(2)抑酶药物:可抑制胰酶活性,减轻胰腺自身消化。
(3)抗感染药物:若合并感染,应使用抗感染药物。
3.内镜治疗
对于胆源性胰腺炎,可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或放置鼻胆管引流。
4.手术治疗
若病情严重,如出现胰腺坏死、脓肿等并发症,需行手术治疗。
五、预防
1.积极治疗胆道疾病,避免胆道感染。
2.避免酗酒和暴饮暴食。
3.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高脂血症。
4.避免ERCP检查等危险因素。
总之,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积极治疗。同时,要注意预防,避免危险因素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