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症状是什么
小儿惊厥的典型症状包括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其伴随症状主要有发热和无热惊厥,发作时间因年龄而异。诊断方法主要依靠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包括急救处理和药物治疗,病因治疗也很重要。预防措施包括加强护理、预防感染、控制体温和避免诱因等。
一、典型症状
1.全身性抽搐
(1)突然意识丧失,摔倒在地,全身性肌肉强直,肢体有节律地抖动,有时可咬破舌头。
(2)呼吸急促、面色青紫,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后缓解。
2.局限性抽搐
(1)仅局部肌肉抽动,多见于口角、眼角、手指或足趾等部位。
(2)抽搐的程度较轻,持续时间也较短。
二、伴随症状
1.发热
(1)多发生在热性惊厥中,体温通常在38℃以上。
(2)除了惊厥外,还可能伴有咳嗽、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无热惊厥
(1)多见于新生儿和小婴儿,常由于颅内感染、颅脑损伤、低血糖、低血钙等原因引起。
(2)无明显发热,惊厥发作后,患儿可能会出现嗜睡、昏迷等症状。
三、发作时间
1.新生儿期
(1)多由于产伤、窒息、颅内出血等原因引起。
(2)表现为无定性、无局限性的抽动,常伴有呼吸不规律、皮肤青紫等症状。
2.婴幼儿期
(1)多由于高热惊厥、颅内感染、颅脑损伤等原因引起。
(2)惊厥发作时间较短,一般为数秒至数分钟。
3.儿童期
(2)惊厥发作时间较长,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
四、诊断方法
1.详细询问病史
(1)了解患儿的发病时间、体温、惊厥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等情况。
(2)询问患儿的既往病史,如是否有高热惊厥、癫痫、颅脑损伤等。
2.体格检查
(1)测量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2)检查患儿的神经系统,如有无脑膜刺激征、肢体瘫痪等。
3.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钙、血电解质等检查,以排除感染、低血糖、低血钙等原因引起的惊厥。
(2)脑电图、头颅CT、MRI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五、治疗方法
1.急救处理
(1)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防止误吸。
(2)给予吸氧,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2.药物治疗
(1)地西泮:是控制惊厥发作的首选药物,一般静脉注射,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2)苯巴比妥钠:是治疗惊厥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一般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3)其他药物:如苯妥英钠、利多卡因等,也可用于治疗惊厥。
3.病因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感染、颅脑损伤等。
(2)控制体温,对于高热惊厥患儿,应及时给予退热治疗。
六、预防措施
1.加强护理
(1)保持患儿安静,避免过度刺激。
(2)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2.预防感染
(1)按时预防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3.控制体温
(1)及时治疗发热性疾病,避免体温过高。
(2)在发热初期,可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冷敷等。
4.避免诱因
(1)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
(2)避免使用可能引起惊厥的药物,如苯巴比妥钠、苯妥英钠等。
总之,小儿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家长应了解其症状和治疗方法,及时带患儿就医。同时,家长应加强对患儿的护理,预防惊厥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