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福康>专家音频>小儿惊厥能自愈吗

小儿惊厥能自愈吗

0:00
00:49

音频内容

小儿惊厥分类有很多,包括热惊厥、无热惊厥,热惊厥是指高热惊厥,一般会在孩子六周岁以后自愈。

但是,无热惊厥比较麻烦,需要查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惊厥,最常见的病因是癫痫,而癫痫一般是不能自愈的,所以一定要好好进行治疗,并且要正规、长期治疗才行,此类患儿需要长期在医生指导和随访下,及时调整治疗的药物。

发布于 2021-06-15   浏览3.43万次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胡茗 主任医师
苏州市立医院 三甲
婴儿高烧惊厥的表现
婴儿高烧惊厥是一种常见但可能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正确的措施。以下是关于婴儿高烧惊厥表现的详细描述: 1.什么是婴儿高烧惊厥? 婴儿高烧惊厥是指婴儿在发高烧(通常高于38°C)时突然出现的抽搐或痉挛现象。这种情况可能在发热的初期或高峰期发生,通常持续时间较短,但可能会让家长感到惊恐。 2.婴儿高烧惊厥的表现有哪些? 抽搐:婴儿可能会出现身体抽搐、痉挛或强直的现象。抽搐通常是全身性的,但也可能局限于某一部分肢体。 失去意识:婴儿可能会突然失去意识,眼睛上翻或凝视,呼吸急促或暂停。 牙关紧闭:婴儿的牙关可能紧闭,口吐白沫或白沫样分泌物。 皮肤改变:婴儿的皮肤可能会变得苍白或发紫,出汗或发凉。 持续时间:惊厥通常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之后婴儿可能会进入昏睡状态。 3.婴儿高烧惊厥的原因是什么? 婴儿发高烧时,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从而引发惊厥。其他可能的原因包括感染(如肺炎、脑膜炎等)、代谢紊乱(如低血糖、低血钙等)和遗传因素等。 4.如何处理婴儿高烧惊厥? 保持冷静: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 解开衣物:确保婴儿的衣物宽松,解开领口和腰带,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侧卧:将婴儿侧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不要按压或束缚:不要试图强行按压或束缚婴儿的肢体,以免造成伤害。 记录时间:记录惊厥发作的时间,以便及时就医。 及时就医:立即带婴儿前往医院就诊,告知医生惊厥的情况。 退烧治疗:医生会根据婴儿的体温和病情给予适当的退烧治疗。 5.如何预防婴儿高烧惊厥? 控制体温:及时治疗婴儿的发热,使用退烧药或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拭)将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加强护理:保持婴儿的生活环境清洁卫生,加强营养,增强婴儿的抵抗力。 按时接种疫苗:按照疫苗接种计划,及时给婴儿接种疫苗,预防感染性疾病。 6.什么时候需要紧急就医? 如果婴儿出现以下情况,需要立即紧急就医: 惊厥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 反复发作; 伴有呼吸困难、紫绀或意识不清; 发热超过39°C且经过处理后仍持续不退; 有抽搐家族史。 7.婴儿高烧惊厥会对大脑造成损伤吗? 大多数情况下,婴儿高烧惊厥是一种良性发作,不会对大脑造成长期损伤。然而,在极少数情况下,惊厥可能会导致大脑缺氧,从而对大脑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如果婴儿出现高烧惊厥,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 8.后续观察和治疗 在婴儿惊厥停止后,医生可能会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脑电图、血液检查等,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问题。同时,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婴儿的情况,包括体温、精神状态、食欲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总之,婴儿高烧惊厥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紧急情况。家长应该了解惊厥的表现和处理方法,及时带婴儿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同时,定期带婴儿进行体检,预防接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减少婴儿高烧惊厥的发生风险。
胡茗 主任医师
苏州市立医院 三甲
引起小儿惊厥的原因
小儿惊厥可能是由热性惊厥、低血糖或脑部疾病等原因引起的,详情如下: 1.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惊厥,常见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当小儿发热过高时,体内的神经传导受到影响,导致肌肉抽搐,出现惊厥症状。此时,应及时给小儿退烧,并观察其情况。 2.低血糖 小儿低血糖可以是由于先天性胰岛素缺乏、胰岛素过多、饮食不当或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的。低血糖会导致脑部供氧不足,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应及时给小儿补充糖分,并就医治疗。 3.脑部疾病 小儿脑部疾病如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也会引起惊厥。这些疾病会导致脑部神经传导受损,引起抽搐、昏迷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除以上相对常见的原因之外,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比如癫痫等。如果小儿出现惊厥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病因并进行治疗。
胡茗 主任医师
苏州市立医院 三甲
两岁宝宝惊厥原因
宝宝惊厥的原因可能有很多,需要及时就医并进行全面的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宝宝惊厥的原因: 1.感染: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脑炎、肺炎等,都可能引起宝宝惊厥。 2.代谢紊乱: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钠、高血钠、维生素B1缺乏等代谢紊乱也可能导致惊厥。 3.脑部疾病:先天性脑发育异常、颅脑损伤、颅内感染、脑血管疾病等都可能引起惊厥。 4.中毒:如农药、鼠药、重金属等中毒,也可能导致宝宝惊厥。 5.热性惊厥:这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通常发生在体温急剧升高的时候。 6.其他:如癫痫、遗传代谢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宝宝惊厥。 总之,宝宝惊厥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症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在等待就医的过程中,家长需要保持冷静,将宝宝平放在床上,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不要试图给宝宝喂水或食物,以免引起呛咳或窒息。
胡茗 主任医师
苏州市立医院 三甲
新生儿晚上惊厥怎么回事
新生儿晚上惊厥可能是由多种常见原因引起的,详情如下: 1、低血糖 新生儿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母体乳汁摄入不足,导致血糖水平下降,引发晚上惊厥。 2、低钙血症 新生儿钙离子代谢紊乱,血钙水平下降,造成肌肉痉挛和惊厥。 3、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黄疸严重,胆红素沉积在脑部,引发脑损伤和晚上惊厥。 除以上相对常见的原因之外,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比如新生儿感染、脑血管异常等。在发生晚上惊厥的情况下,应及时就医,经过专业医生的检查和诊断,确定具体原因并给予相应治疗。
周峻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癫痫能中药治疗吗
癫痫能用中药治疗,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癫痫通常可分为肝风犯邪型、瘀阻脉络型以及痰火郁结型等,根据不同的证型可选择不同的中药治疗,比如肝风犯邪型,可遵医嘱使用天麻、钩藤、石决明等中药治疗,可达到平肝熄风、清热安神的功效,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需要注意,虽然中药可以用于治疗癫痫,但治疗作用通常有限,患者还需遵医嘱配合西药,比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才能更好的控制病情发展。
胡茗 主任医师
苏州市立医院 三甲
小孩高烧惊厥抽搐有后遗症吗
小孩高烧惊厥抽搐可能会有后遗症,但并非所有情况都会有。 高烧惊厥抽搐是由于小孩发热过高导致的一种神经系统反应。在抽搐期间,大脑的电活动发生异常而引发痉挛性肌肉收缩。通常情况下,高烧惊厥抽搐本身并不会导致永久性的损伤或后遗症,大多数孩子在抽搐后会自行恢复。有些情况下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抽搐时间过长或频繁发作,或者抽搐期间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等严重症状,这些都可能增加后遗症的风险。此外,高烧惊厥抽搐可能是某些潜在疾病的症状,如感染性疾病或神经系统异常,这些疾病本身可能会导致后遗症。 大多数孩子在经历高烧惊厥抽搐后会逐渐康复,并无明显的后遗症。但是如果孩子出现异常症状或持续抽搐,家长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治疗。此外,预防高烧可以通过适当的降温措施,如使用退热药物、物理降温等,减少高烧惊厥抽搐的发生风险。
胡茗 主任医师
苏州市立医院 三甲
小儿惊厥的原因
引起小儿惊厥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感染:各种感染性疾病均可引起小儿惊厥,如脑膜炎、脑炎、肺炎等。 2.非感染性疾病: 颅内疾病:如颅脑损伤、颅内出血、脑积水、脑发育不全、脑畸形等。 颅外疾病:如中毒、水电解质紊乱、低血糖、维生素B₁缺乏症、肝肾功能衰竭等。 其他:如热性惊厥、癫痫、破伤风等。 当发现小儿惊厥时,家长应采取以下措施: 1.将小儿侧卧或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用手指甲掐按人中穴,以助止惊。 3.及时送往医院,途中避免一切刺激,如大声呼唤、摇晃等。 需要注意的是,惊厥可能会对小儿的大脑造成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果小儿出现惊厥,家长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家长应保持冷静,密切观察小儿的呼吸、心跳等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胡茗 主任医师
苏州市立医院 三甲
宝宝高烧惊厥怎么办
宝宝高烧惊厥怎么办? 1.保持镇定,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前往医院。 2.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将宝宝平放在床上,解开其衣领,确保呼吸通畅。 3.不要试图将任何东西塞进宝宝的嘴里,以免造成伤害。 4.用湿毛巾或冰袋敷在宝宝的额头或颈部,帮助降低体温。 5.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和心跳,如有异常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宝宝出现高烧惊厥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更专业的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给宝宝保暖,避免着凉感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胡茗 主任医师
苏州市立医院 三甲
小儿抽搐惊厥的原因
小儿抽搐惊厥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小儿抽搐惊厥的原因: 1.感染:如脑膜炎、脑炎、肺炎等,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引起脑部炎症反应,导致抽搐惊厥。 2.发热:高热是小儿抽搐惊厥的常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体温急剧上升期。 3.代谢紊乱: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钠等代谢紊乱也可能引发抽搐惊厥。 4.脑部疾病:如先天性脑发育异常、脑损伤、颅内出血等结构性脑疾病。 5.癫痫:癫痫是小儿抽搐惊厥的常见原因之一,可能是原发性癫痫或继发性癫痫。 6.中毒:某些药物、农药、化学物质等中毒可能导致抽搐惊厥。 7.其他:如热性惊厥、过度换气综合征、睡眠障碍等也可能引起小儿抽搐惊厥。 需要注意的是,抽搐惊厥可能会对小儿的大脑和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果发现小儿出现抽搐惊厥,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将小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 2.不要强行按压或束缚小儿,以免造成伤害。 3.立即送往医院,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小儿的呼吸、心跳等情况。 医生会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一般来说,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控制抽搐:使用抗惊厥药物如苯巴比妥钠、地西泮等控制抽搐发作。 2.治疗病因: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抗感染、纠正低血糖、补钙等。 3.密切观察:在抽搐惊厥停止后,医生会密切观察小儿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功能,以确保没有留下后遗症。 4.预防复发:对于反复发作的抽搐惊厥,医生可能会建议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预防复发。 总之,小儿抽搐惊厥是一种需要紧急处理的急症,家长应该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小儿感染、发热等,避免小儿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以减少抽搐惊厥的发生。
胡茗 主任医师
苏州市立医院 三甲
孩子睡觉惊厥是怎么回事
孩子睡觉惊厥可能是由发热、呼吸暂停或低血糖等原因引起的,详情如下: 1、发热 高热引起的高热惊厥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孩子体温过高时会触发惊厥反应。 2、呼吸暂停 睡眠时呼吸暂停可能导致血氧水平下降,引发惊厥,尤其是对于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的孩子。 3、低血糖 低血糖状态下,脑细胞供氧不足,容易引发孩子睡觉惊厥。 除以上相对常见的原因之外,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比如癫痫、脑积水等,因此在孩子出现睡觉惊厥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综合性的检查和评估。
龙先喻 主任医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癫痫患者平时该注意什么
癫痫病患者要长期用药,并且定期复查,因为此病的控制还是很容易的,有的病人用药了以后症状控制了,自己把药停了以后就会复发,所以要求每一个病人都要正规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并且要按时按量。另外要注意休息,不能过度疲劳,不能随意抽烟喝酒以及保持情绪的稳定、乐观的良好情绪,这样就控制其复发。
龙先喻 主任医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怎么预防癫痫发作
癫痫病患者容易复发,预防时首先要正规的吃药,不能随意、擅自停药。另外还要定期在医院去复查脑电图,假如脑电图没有明显异常,也是一样要坚持服药,不能擅自停药。另外用药假如效果不好,看一下神经外科是否需要手术,平时还需注意饮食清淡,不能吃有刺激性的食物,还有不能熬夜,按时作息,吃东西也不能过饱,这样也会预防其复发。
龙先喻 主任医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癫痫怎么治疗
癫痫的治疗有两种方式,首先就是药物治疗,一般就是用一种药,从小剂量开始,一直到用到能够控制症状,用到最大剂量,假如这种药效果不好,才换第二种药。在换第二种药的时候要注意先用的药要逐渐减量,不能突然停下来换第二种药,换第二种药的时候也是,第二种药也是小剂量开始,最先使用的药逐渐减半,然后用第二种药治疗,这类药很多,像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等等,假如这些所有的药物都试过了以后还是治疗效果不好,通过药物正规的治疗两年以后,症状还是不能改善,可以做手术治疗,现在难治性的癫痫就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就是胼胝体部分切除术,可以达到其治疗的效果。还有要注意中药也可以治疗,中成药和中草药也有一定的疗效。另外就是生活饮食治疗,癫痫患者多数患者通过正规规范化的药物治疗还是可以达到其治疗目的,可以控制不复发,但是有少数病人通过规范化的长期的治疗,效果不好的通过手术治疗也可以达到治疗目的。
李丹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怎么确诊癫痫
癫痫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疾病,是发作性疾病,往往是突然发生,然后发生了肢体抽搐,然后是意识丧失等等,想确诊这个疾病最常见或最常用办法是进行脑电图检查,包括视频脑电和动态脑电图,通过脑电图分析可以了解到神经元是否存在异常放电波形,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影像学检查,比如头部CT和核磁共振等。
朱玲玲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婴儿惊厥的表现
婴儿惊厥就是抽筋,抽筋时候可以表现为两眼上翻、口吐白沫、脸色发紫、四肢抽动,严重时候还可以表现为大小便失禁,有些孩子还会伴有呕吐。但抽筋症状因人而异,有些症状非常典型,有些人不典型,可能就表现为脸色发紫、双眼上翻,没有明显口吐白沫。因此,根据各个孩子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同,可能有大发作,也可能有小发作或者是部分发作。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局灶性癫痫如何治疗
局灶性癫痫治疗,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病因治疗是根据不同病因进行的相应治疗。药物治疗也分为发作性药物治疗和发作间期药物治疗。如果有明确的病灶,可能需要进行一些手术治疗。至于药物治疗需要根据发作频次、发作持续时间以及发作类型来进行针对性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