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内上髁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肱骨内上髁炎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及针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保守治疗有休息与物理治疗,休息要减少患侧上肢过度活动,冰敷在急性期、热敷在炎症缓解后,按摩由专业人员操作,康复训练包括伸展和强化且循序渐进;药物治疗有非甾体抗炎药但有胃肠道副作用,保守不佳时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但有风险。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612个月无效且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工作者,方式有切开减压术和肌腱修复术。特殊人群中,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风险高、康复训练强度要降,儿童青少年避免用糖皮质激素注射,孕妇避免用非甾体抗炎药,患基础疾病者要告知病情,因其影响治疗与康复。
一、保守治疗
1.休息与物理治疗
休息:减少患侧上肢的过度活动,尤其是重复性的屈腕、旋前动作,如打网球、高尔夫球等。休息可降低对肱骨内上髁处肌腱的刺激,有助于缓解炎症。对于因工作需频繁使用上肢的人群,可调整工作方式或使用辅助工具,减少上肢负担。
冰敷:在炎症急性期,每天数次冰敷,每次1520分钟,可减轻疼痛和肿胀。冰敷原理是通过低温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炎症介质扩散。
热敷:炎症缓解后,可进行热敷,如使用热毛巾或热敷袋,每天23次,每次15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炎症吸收。
按摩:专业人员进行按摩,通过手法放松前臂屈肌肌群,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康复训练:包括伸展和强化训练。伸展训练如腕关节伸展、握拳伸展等,可增加肌腱柔韧性;强化训练如使用握力器,增强前臂肌肉力量,预防复发。训练应循序渐进,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调整强度。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可减轻炎症和疼痛。但此类药物可能有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需谨慎使用。
糖皮质激素: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与局部麻醉药的混合液,如曲安奈德与利多卡因。但反复注射可能导致肌腱退变、断裂等风险,注射次数需严格控制。
二、手术治疗
1.适应证:保守治疗612个月无效,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
切开减压术:切开肱骨内上髁处的筋膜,松解受压的肌腱和神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肌腱修复术:对于肌腱损伤严重,出现部分撕裂或断裂的患者,需进行肌腱修复,恢复肌腱的连续性和功能。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药物代谢能力减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时,更易出现胃肠道、心血管等不良反应,需密切关注。在进行康复训练时,由于老年人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较差,训练强度应适当降低,避免因过度训练导致新的损伤。
2.儿童与青少年:儿童与青少年骨骼发育尚未成熟,肱骨内上髁炎相对少见。若发生,应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因其可能影响骨骼发育。治疗以休息、物理治疗和温和的康复训练为主,训练动作要简单、安全,在家长或专业人员监护下进行。
3.孕妇:孕妇用药需谨慎,应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因其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治疗主要依靠休息、物理治疗等非药物方法。若病情严重,需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4.患有基础疾病者: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肱骨内上髁炎时,需告知医生病情。使用药物可能与基础疾病治疗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且基础疾病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和康复进程。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手术伤口感染风险增加,需严格控制血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