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掌水疱疹
手掌水疱疹又称汗疱疹,是好发于手掌等部位的复发性水疱性皮肤病。病因包括过敏、皮肤癣菌感染、精神及遗传因素。症状有初期水疱、干涸脱皮及反复发作特点。诊断依据临床症状、真菌学检查和斑贴试验。治疗分局部和系统治疗,水疱期、脱皮期用药不同,瘙痒严重或病情反复可口服相应药物。预防需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皮肤清洁及调整生活方式。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各有注意事项,儿童选温和剂型及防搔抓,孕妇优先非药物治疗,老年人注意加强营养与控制基础病。
一、什么是手掌水疱疹
手掌水疱疹又称为汗疱疹,是一种好发于手掌、手指侧面、指端皮肤的复发性水疱性皮肤病,常对称发生。水疱一般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肤表面,疱液清澈,干涸后形成脱皮,露出红色新生上皮,此时常感疼痛。
二、病因
1.过敏因素:镍、铬等金属过敏是常见原因,部分患者食用或接触含镍、铬的物质后易诱发。如某些人佩戴含镍金属表带的手表,接触部位及手掌可能出现水疱疹。
2.皮肤癣菌感染:皮肤癣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可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导致手掌出现水疱疹。
3.精神因素:精神紧张、压力大等可诱发或加重病情。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学习压力下的人群,发作频率可能增加。
4.遗传因素: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遗传因素影响机体对各种诱发因素的易感性。
三、症状
1.水疱期:初期手掌出现分散或成群的小水疱,疱壁较厚,周围皮肤正常,患者常感瘙痒或灼热。
2.脱皮期:水疱干涸后开始脱皮,脱皮面积大小不一,严重时整个手掌大面积脱皮,新皮较嫩,触碰可能疼痛。
3.反复发作:该病具有复发性,多数患者每年定期发作,发作时间、频率因人而异。
四、诊断
1.临床症状:医生根据手掌出现的典型水疱、脱皮,结合复发性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
2.真菌学检查:刮取患处皮屑进行真菌镜检和培养,以排除手癣等真菌感染性疾病。若真菌检查阳性,提示手癣;阴性则支持手掌水疱疹诊断。
3.斑贴试验:对怀疑金属过敏的患者,进行斑贴试验检测对镍、铬等金属的过敏情况。将含有不同过敏原的斑贴贴于背部皮肤,4872小时后观察结果,若局部出现红斑、水疱等反应,提示对该过敏原过敏。
五、治疗
1.局部治疗
水疱期: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有收敛、止痒作用。
脱皮期:外用尿素霜、维生素E乳等,可滋润皮肤,缓解脱皮症状。病情较重时,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卤米松乳膏等。
2.系统治疗
瘙痒严重: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可缓解瘙痒。
病情严重且反复: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
六、预防
1.避免接触过敏原:对金属过敏者,避免使用含镍、铬的金属制品,如金属餐具、饰品等。
2.注意皮肤清洁:保持手掌清洁干燥,洗手后及时擦干,避免长时间接触刺激性物质,如洗洁精、洗衣粉等,必要时戴手套。
3.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心情舒畅,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娇嫩,外用药物时需选择刺激性小的剂型,用药量应适当减少。家长要注意看护,避免儿童搔抓水疱,以防继发感染。若儿童病情较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2.孕妇:孕妇用药需谨慎,应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如注意皮肤护理、避免接触过敏原等。若必须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
3.老年人:老年人皮肤代谢功能减退,恢复较慢。治疗过程中,除规范用药外,还应注意加强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促进皮肤修复。同时,若老年人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免影响病情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