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起疱疹怎么治疗
疱疹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常见有单纯疱疹与带状疱疹,治疗方式因类型而异。首先要明确疱疹类型,单纯疱疹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带状疱疹沿神经走向呈带状分布。一般治疗包括保持皮肤清洁,用温水轻洗,避免搔抓,可戴手套或包手指,保证充足休息,成人78小时、儿童按年龄保证相应睡眠,饮食清淡,多吃蔬果、避免辛辣油腻食物。药物治疗有抗病毒药物如核苷类(阿昔洛韦等)和非核苷类(膦甲酸钠),止痛药物分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等)、阿片类(吗啡等)、抗抑郁和抗惊厥药(加巴喷丁等),局部用药有抗病毒药膏(阿昔洛韦软膏)及抗菌药膏(莫匹罗星软膏,用于继发感染)。特殊人群方面,儿童免疫系统不完善,用药谨慎,家长要密切观察并防止搔抓;孕妇感染可能影响胎儿,避免自行用药;老年人免疫力低,易出现后遗神经痛,要关注药物不良反应,调整用药剂量。
一、明确疱疹类型
疱疹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类型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不同类型治疗方式有差异,需先明确诊断。
1.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唇、生殖器等部位。初起为红斑,迅速发展为簇集性小水疱,疱液清亮,可伴有疼痛、瘙痒或灼热感。
2.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常沿神经走向呈带状分布,一般不超过身体中线。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痛觉敏感,随后出现红斑、水疱,疱群之间皮肤正常。
二、一般治疗
1.保持皮肤清洁:用温水轻轻清洗疱疹部位,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清洁剂,防止损伤皮肤,降低感染风险。例如,每天用37℃左右的温水清洗,动作轻柔。
2.避免搔抓:搔抓可能导致水疱破裂,增加感染几率,还可能引起瘢痕。可佩戴手套或用纱布包裹手指,尤其对于儿童,家长需加强看护。
3.注意休息: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提高免疫力。成人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儿童根据年龄保证相应充足睡眠时间,如幼儿每天1214小时。
4.调整饮食: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菠菜等,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可能刺激皮肤,加重症状。
三、药物治疗
1.抗病毒药物
核苷类: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可抑制病毒DNA多聚酶,阻止病毒复制。适用于病情较重或频繁复发的患者。
非核苷类:如膦甲酸钠,对耐阿昔洛韦的病毒株有效,用于对核苷类药物耐药的患者。
2.止痛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适用于轻至中度疼痛患者,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止痛作用。
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羟考酮等,用于严重疼痛且非甾体抗炎药无效的患者,但此类药物有成瘾性,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抗抑郁药和抗惊厥药: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对神经痛有较好疗效,尤其适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
3.局部用药
抗病毒药膏:如阿昔洛韦软膏,直接作用于皮肤表面,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症状。
抗菌药膏:若疱疹出现破损、继发细菌感染,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预防和控制感染。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疱疹病情可能较重,家长需密切观察症状,如发热、精神状态等。
用药需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如阿昔洛韦在儿童使用时,需严格根据体重计算剂量。
保持儿童手部清洁,防止搔抓疱疹,可适当转移其注意力,如通过玩玩具、看绘本等方式。
2.孕妇
孕期感染疱疹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如引起胎儿畸形、早产等。若孕期出现疱疹,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式。
避免自行用药,如阿昔洛韦在孕期使用的安全性尚未完全明确,需权衡利弊后使用。
3.老年人
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患带状疱疹后易出现后遗神经痛,且疼痛程度可能更重、持续时间更长。
治疗过程中需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因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用药剂量可能需适当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