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充盈性尿失禁
充盈性尿失禁是因下尿路梗阻或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致膀胱内尿液充盈过多,压力超尿道阻力时尿液不自主流出的被动性尿失禁。病因有尿道梗阻(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神经源性膀胱(如脊髓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等所致)、药物因素及其他(如膀胱结石、高龄等)。症状包括尿液不自主流出、排尿困难、膀胱充盈感。诊断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尿动力学检查。治疗方式有解除梗阻、改善膀胱功能、调整药物、康复训练。特殊人群中,老年人要关注药物副作用、综合评估治疗风险;糖尿病患者需控糖并防感染;脊髓损伤患者家属要加强护理、鼓励康复训练。
一、什么是充盈性尿失禁
充盈性尿失禁,指由于下尿路存在梗阻或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导致膀胱内尿液充盈过多,使膀胱内压力超过尿道阻力时,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流出的现象。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被动性尿失禁,与其他类型尿失禁(如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等)有着不同的发病机制。
二、病因
1.尿道梗阻:男性前列腺增生是常见原因,增生的前列腺压迫尿道,阻碍尿液排出,膀胱内尿液逐渐积聚。此外,尿道狭窄(可能因外伤、感染等引起)、膀胱颈梗阻等也会导致尿道梗阻,使膀胱内尿液不能顺利排出。
2.神经源性膀胱:神经系统病变影响了膀胱的正常神经支配,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障碍。如脊髓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脑血管意外等,这些疾病损伤了控制膀胱排尿的神经通路,膀胱逼尿肌无法正常收缩,尿液不能主动排出,从而造成膀胱充盈过度引发尿失禁。
3.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膀胱和尿道的正常功能。例如,抗胆碱能药物可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膀胱逼尿肌松弛,引起充盈性尿失禁。
4.其他因素:膀胱结石、膀胱肿瘤等占据膀胱空间,影响尿液正常排空;高龄人群膀胱逼尿肌功能生理性减退,也可能增加充盈性尿失禁的发生风险。
三、症状
1.尿液不自主流出:通常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的尿液溢出,与腹压增加(如咳嗽、打喷嚏等)关系不大,这与压力性尿失禁相区别。患者往往感觉膀胱胀满,但无法正常排尿,随后尿液不受控制地流出。
2.排尿困难:多数患者存在排尿费力、尿线变细、排尿时间延长等排尿困难症状,这是由于下尿路梗阻或逼尿肌功能障碍所致。
3.膀胱充盈感:患者常能感觉到膀胱持续充盈,有明显的憋尿感,但却不能通过正常排尿动作排空膀胱。长期严重的膀胱充盈还可能导致下腹部胀痛不适。
四、诊断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包括尿失禁发生的时间、频率、与排尿的关系等;了解是否存在可能导致充盈性尿失禁的基础疾病,如前列腺增生、糖尿病、脊髓损伤等病史;询问用药情况,排查是否因药物引起。
2.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泌尿系统。包括直肠指检评估前列腺大小、质地等情况;神经系统检查评估神经功能状态,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源性膀胱的可能。
3.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检查可了解尿液中是否存在红细胞、白细胞等异常,排查泌尿系统感染;肾功能检查评估肾脏功能,因为长期膀胱充盈可能影响肾脏功能。
4.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观察膀胱残余尿量,了解膀胱形态、结构以及前列腺大小等情况;对于怀疑有神经系统病变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脊髓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以明确神经损伤部位。
5.尿动力学检查:这是诊断充盈性尿失禁的重要检查方法,能准确评估膀胱逼尿肌功能、尿道阻力以及膀胱顺应性等指标,为明确病因提供关键依据。
五、治疗
1.解除梗阻:对于因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导致尿道梗阻的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前列腺增生患者可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尿道狭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尿道扩张术或尿道成形术。
2.改善膀胱功能:对于神经源性膀胱导致的逼尿肌收缩无力,可采用间歇性导尿的方法,定期将膀胱内尿液引出,避免膀胱过度充盈;药物治疗方面,可使用促进膀胱逼尿肌收缩的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调整药物:若尿失禁是由药物引起,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调整或停用相关药物,观察尿失禁症状是否改善。
4.康复训练:进行盆底肌训练,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有助于改善尿道阻力,减少尿液溢出。对于一些轻度患者,康复训练可能会有一定效果。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用药种类较多,需特别关注药物副作用,避免因药物引起或加重充盈性尿失禁。同时,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综合评估身体状况和治疗风险。建议定期进行泌尿系统检查,早期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2.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易并发神经病变,导致神经源性膀胱,进而引发充盈性尿失禁。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延缓神经病变进展。同时,由于糖尿病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进行导尿等操作时,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3.脊髓损伤患者:脊髓损伤后,患者往往需长期依赖导尿等方法排尿。家属和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定期更换导尿管和尿袋,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等并发症。同时,鼓励患者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尽可能改善膀胱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