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症是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相,伴随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幻觉、妄想、冲动等精神病性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伤人、毁物等行为,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
1.症状:
情感高涨:表现为兴奋、愉快、热情、乐观、易激惹等。
思维奔逸:表现为联想加快、言语增多、语速加快、内容丰富等。
活动增多:表现为精力充沛、活动增多、社交活动频繁、睡眠需求减少等。
夸大妄想:表现为夸大自己的能力、财富、地位等。
幻觉、妄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2.诊断: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家族史等。
可能会进行一些心理测评,如贝克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是否患有狂躁症。
3.治疗: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等。
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等。
物理治疗:如电抽搐治疗等。
4.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避免过度劳累、压力过大等。
积极治疗躯体疾病。
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狂躁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诊,以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