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性脊柱炎是布鲁氏菌病累及脊柱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高危人群包括农牧民、兽医等,主要表现为下腰部疼痛、僵硬,伴有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等神经症状,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疗程一般为6周~12周,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
布鲁氏菌经血液循环到达脊柱后,可引起椎体、椎间盘、韧带及关节囊等部位的炎症反应。患者主要表现为下腰部疼痛、僵硬,伴有乏力、低热、盗汗、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等神经症状。
布病性脊柱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布鲁氏菌凝集试验等,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线、CT、磁共振成像(MRI)等。
布病性脊柱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抗生素,如多西环素、利福平、链霉素等,疗程一般为6周~12周。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出现脊柱畸形、神经受压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此外,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负重,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需要注意的是,布病性脊柱炎容易误诊和漏诊,因此对于有布鲁氏菌病流行地区旅居史,或接触过感染动物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