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等,其病因主要是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确诊后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药物使用和定期检查等方面。
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疲乏无力等。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
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mmol/L,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mmol/L即可确诊。诊断糖尿病后,需要进行分型,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多见于35岁以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病因主要是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除了1型糖尿病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外,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目前有许多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可供选择,应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年龄、体重、生活方式、并发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控制总热量,合理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物质,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食物。限制脂肪的摄入量,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减少或禁忌单糖及双糖的食物。坚持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定餐。
运动:适当的体力活动可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运动宜在餐后进行,避免空腹运动,以防发生低血糖。
血糖监测: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血糖控制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遵医嘱按时服用降糖药,不得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体检,了解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便及时治疗。
总之,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调节,以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