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咽峡炎跟疱疹性咽峡炎有区别吗
小儿急性咽峡炎和疱疹性咽峡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病因、症状和治疗均有区别,两者均有传染性,患病期间需注意隔离,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一、病因
1.小儿急性咽峡炎:主要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细菌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A组、肠道病毒71型等。
2.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A组病毒感染引起,少数情况下也可由其他肠道病毒引起。
二、症状
1.小儿急性咽峡炎:起病急,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吞咽困难等症状。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症状。查体时可发现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表面可有脓性分泌物。
2.疱疹性咽峡炎: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部分患儿可出现高热。咽痛明显,吞咽时加剧。患儿可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查体时可发现口腔黏膜充血,咽峡部、软腭、悬雍垂等处可见数个至十数个直径约2-4mm的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
三、治疗
1.小儿急性咽峡炎: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喝水,保持口腔清洁。
药物治疗: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儿出现高热,可给予退热药物治疗。
2.疱疹性咽峡炎:
一般治疗:同小儿急性咽峡炎。
药物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如口腔局部可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开喉剑喷雾剂等喷喉,以缓解咽痛症状。如果患儿出现高热,可给予退热药物治疗。同时,可给予利巴韦林、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四、注意事项
1.小儿急性咽峡炎和疱疹性咽峡炎均为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患儿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口腔清洁,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3.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4.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免加重病情。
总之,小儿急性咽峡炎和疱疹性咽峡炎虽然都是儿童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但它们在病因、症状、治疗等方面都有所区别。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保持患儿的口腔清洁,多喝水,多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