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干燥性鼻炎
干燥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主要与环境、用药、全身疾病和职业等因素有关,患者会出现鼻腔干燥、鼻出血、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可通过去除病因、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等方法进行缓解。
1.病因:
环境因素:气候干燥、多风、粉尘等环境因素可导致鼻腔黏膜干燥、受损。
鼻腔用药不当:长期使用减充血剂、鼻腔喷雾剂等药物,或频繁挖鼻、过度清洁鼻腔等,可损伤鼻腔黏膜。
全身因素:维生素缺乏、贫血、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全身性疾病可影响鼻腔黏膜的正常功能。
职业因素:长期处于干燥、高温、多尘的环境中,如矿工、理发师等,易患干燥性鼻炎。
2.症状:
鼻腔干燥:患者常感到鼻腔干燥、不适,有时会有异物感。
鼻出血:鼻腔黏膜干燥、破裂可导致鼻出血,出血量一般不多。
鼻塞:鼻腔分泌物减少可导致鼻塞,但多为间歇性或交替性。
嗅觉减退:部分患者可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
其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咳嗽、口干、咽痒等症状。
3.诊断: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并进行鼻腔检查。
鼻腔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干燥、充血,鼻甲缩小,鼻腔内可有痂皮形成。
必要时,医生可能会进行其他检查,如血常规、血糖等,以排除其他全身性疾病。
4.治疗:
去除病因:避免长时间处于干燥环境,减少粉尘吸入,改正挖鼻等不良习惯。
局部治疗:
鼻腔冲洗: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和痂皮,减轻鼻腔炎症。
滴鼻剂:使用含有薄荷脑、石蜡油等成分的滴鼻剂,可缓解鼻腔干燥和鼻塞。
软膏:涂抹鼻腔软膏,如红霉素软膏、金霉素软膏等,可保护鼻腔黏膜。
全身治疗:
补充维生素:口服维生素A、维生素B2等,有助于维持鼻腔黏膜的正常功能。
治疗全身性疾病:积极治疗贫血、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全身性疾病。
5.预防: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
避免长时间处于干燥环境,尽量减少粉尘吸入。
改正挖鼻等不良习惯,避免鼻腔黏膜损伤。
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
6.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干燥性鼻炎时,应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滴鼻剂和软膏,以免影响鼻腔发育。
老年人:老年人鼻腔黏膜变薄、血管脆性增加,更易发生干燥性鼻炎,治疗时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孕妇:孕妇患干燥性鼻炎时,治疗应谨慎,尽量避免使用药物,可通过改善环境、补充维生素等方法缓解症状。
总之,干燥性鼻炎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患者应注意保持鼻腔湿润,避免刺激,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如有疑问,可咨询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