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症状与体征
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急症,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其症状与体征、检查项目和治疗方法各有不同,预防惊厥需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保暖等,发作时需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强行按压肢体等。
1.定义
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症,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
2.分类
按照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
感染性惊厥包括颅内感染(如脑炎、脑膜炎等)和颅外感染(如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等)。
非感染性惊厥包括颅内疾病(如颅脑损伤、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疾病等)和颅外疾病(如中毒、水电解质紊乱、低血糖、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等)。
3.症状与体征
全身性发作: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性对称性强直性阵发痉挛,多伴有双眼凝视、斜视、上翻,口吐白沫,面唇青紫,部分患儿可有大小便失禁。发作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5分钟。发作停止后,患儿可进入昏睡状态,清醒后对发作过程多不能回忆。
局限性发作:表现为局部或单侧肢体抽搐,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较长,发作后可有暂时性肢体瘫痪。
热性惊厥:多发生在体温骤升期,体温常达39℃以上。发作时,患儿意识丧失,全身性对称性强直性阵发痉挛或抽搐,多伴有双眼凝视、斜视、上翻,口吐白沫,面唇青紫,部分患儿可有大小便失禁。发作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5分钟。发作停止后,患儿可进入昏睡状态,清醒后对发作过程多不能回忆。
4.检查
脑电图:可帮助诊断癫痫等疾病。
头颅CT或MRI:可帮助检查颅内有无占位性病变、脑积水等。
脑脊液检查:可帮助诊断脑炎、脑膜炎等疾病。
其他检查:如血糖、血钙、血镁、血钠等检查,可帮助诊断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镁、低血钠等疾病。
5.治疗
控制惊厥:可使用地西泮、苯巴比妥钠等药物止痉。
病因治疗:针对引起惊厥的病因进行治疗,如抗感染、降颅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对症治疗:如降温、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6.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感染性疾病、颅脑损伤等。
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合理饮食,避免过饥过饱。
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
按时预防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7.注意事项
惊厥发作时,应立即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不要强行按压患儿的肢体,以免造成骨折。
惊厥发作持续时间较长或反复发作时,应及时就医。
患儿在发热时,应及时给予退热处理,避免体温过高引起惊厥。
有癫痫家族史的患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