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炎和甲亢的区别
甲状腺炎和甲亢是两种不同的甲状腺疾病,它们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均有所不同。
1.病因不同:
甲状腺炎:是由自身免疫、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慢性硬化、放射损伤、肉芽肿、药物、创伤等多种原因所致的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
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2.症状不同:
甲状腺炎:可分为桥本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等。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炎症状有所不同。
桥本甲状腺炎:起病隐匿,发展缓慢,常无特殊感觉,少数病人可有早期甲亢症状,当甲状腺破坏到一定程度,许多患者逐渐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表现。
亚急性甲状腺炎:典型的表现为甲状腺剧痛,通常疼痛开始于一侧甲状腺的一边,很快向腺体其他部位和耳根及颌部放射,常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肌肉疼痛,也可有发热,病后3~4天内达到高峰,1周内消退,也有不少病人起病缓慢,超过1~2周,病情起伏波动持续3~6周,好转后,在数月内可有多次服发,甲状腺可较正常时体积增大2~3倍或者更大,接触时压痛明显。
产后甲状腺炎:常在产后1~6个月发病,典型病例可分为3个阶段,即甲亢期、甲减期和恢复期。
甲亢:主要表现为高代谢症状和体征,以及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和突眼等。
高代谢症状:怕热,多汗,皮肤、手掌、面、颈、腋下皮肤红润多汗。常有低热,严重时可出现高热。患者常有心动过速、心悸、胃纳明显亢进,但体重下降,疲倦无力。
甲状腺肿大:呈弥漫性,质地软,有弹性,引起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
突眼:可分为浸润性眼病和非浸润性眼病。浸润性眼病多见于Graves眶病,眼球明显突出,眼睛不能闭合,容易发生角膜炎症、角膜溃疡,甚至失明。非浸润性眼病又称良性突眼,患者眼球突出,眼睛容易疲劳,怕光,流泪,视力模糊。
3.治疗方法不同:
甲状腺炎:根据不同的类型,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桥本甲状腺炎:一般不需要治疗,除非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压迫症状。
亚急性甲状腺炎:主要是对症治疗,如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缓解疼痛。
产后甲状腺炎:通常可自行恢复,少数患者可能会发展为永久性甲减,需要终身替代治疗。
甲亢: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适用于病情较轻、甲状腺轻中度肿大的患者。常用的药物有甲巯咪唑和丙基硫氧嘧啶。
放射性碘治疗:适用于年龄较大、不能耐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或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复发的患者。
手术治疗:适用于甲状腺肿大明显、有压迫症状或怀疑有恶变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甲状腺炎和甲亢的诊断和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