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摔倒骨裂怎么办
老人摔倒疑似骨裂应立即就医,呼叫急救车避免自行搬动,到院后通过X线等检查判断骨裂情况。等待就医时可用木板等固定制动,注意松紧适度。治疗分保守与手术,保守治疗适用于稳定无移位骨裂,通过手法复位后石膏或支具外固定并定期复查,期间抬高患肢、活动未固定关节;手术针对严重骨裂。同时辅以止痛和促进骨折愈合药物。康复护理方面,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日常做好预防压疮、肺部感染、保持排便通畅等。特殊人群如患多种慢病、认知障碍、独居老人需格外注意,分别要关注药物相互作用、细心观察、安排照顾或寻求社区帮助。
一、立即就医
老人摔倒后疑似骨裂,应第一时间呼叫急救车送往医院。因为自行搬动可能加重损伤,尤其是脊柱、髋部等部位的骨裂。到医院后,医生一般会安排X线检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骨裂,必要时可能还会进行CT或MRI检查以更准确地了解骨裂情况。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的老人,即使看似轻微的摔倒也可能导致严重骨裂,所以务必重视。
二、固定制动
1.在等待就医过程中,若有条件,可使用简单的木板、树枝等对受伤肢体进行固定。如上肢骨裂,可将上肢用木板固定后悬吊于胸前;下肢骨裂则需固定整个下肢,减少骨折断端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周围组织、血管和神经。
2.固定时应注意松紧适度,太松起不到固定作用,太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
三、治疗方式
1.保守治疗
对于一些稳定的、无明显移位的骨裂,医生可能会选择保守治疗。例如手腕部的一些骨裂,可通过手法复位后使用石膏或支具外固定。固定时间通常根据骨裂部位和愈合情况而定,一般上肢需固定46周,下肢68周。期间要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裂愈合情况。
保守治疗期间,老人需注意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同时可适当进行未固定关节的活动,如手指、足趾的屈伸活动,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2.手术治疗
若骨裂严重,如粉碎性骨裂、伴有明显移位影响关节面等情况,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例如髋部的股骨颈骨折,因该部位血供特殊,保守治疗易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常需手术置换人工关节。
手术后老人需遵循医生的康复指导,早期可能需要在床上进行一些康复训练,如肌肉收缩锻炼,之后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四、药物辅助治疗
1.止痛药物:骨裂后疼痛明显,医生可能会根据老人具体情况开具止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缓解疼痛症状,提高老人舒适度。但需注意此类药物可能有胃肠道刺激等不良反应,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老人,用药需谨慎评估。
2.促进骨折愈合药物:一些药物有助于促进骨裂愈合,如钙剂、维生素D等,对于本身存在骨质疏松的老人,这些药物的补充更为重要。
五、康复护理
1.饮食护理
保证营养均衡,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如牛奶、鸡蛋、鱼肉等,为骨裂愈合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骨折愈合。对于有糖尿病的老人,饮食控制更为关键,需在保证营养的同时控制血糖平稳。
2.日常护理
长期卧床老人要注意预防压疮,定时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鼓励老人深呼吸、咳嗽咳痰,预防肺部感染。对于有慢性肺部疾病的老人,更应加强呼吸道护理。
保持大小便通畅,对于因疼痛等原因导致排便困难的老人,可适当使用缓泻剂。
六、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老人:如同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治疗骨裂过程中用药需谨慎,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例如降压药与某些止痛药物可能相互影响血压,所以需告知医生所有正在服用的药物,以便医生综合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2.认知功能障碍老人:此类老人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自身感受,护理过程中要更加细心观察。如注意受伤部位有无异常肿胀、疼痛加剧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告知医生。
3.独居老人:在骨裂治疗和康复期间,尽量安排家人或护工照顾。若无人照顾,社区等相关部门应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协助就医、送餐等,确保老人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