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鼻窦炎会产生多方面不良影响。它会影响鼻腔功能,导致鼻塞影响呼吸,损害嗅区黏膜致嗅觉减退;引起局部疼痛,包括牙痛影响进食,头痛干扰工作学习;造成呼吸道感染,增加下呼吸道感染风险,影响肺功能;影响儿童面部发育,可致面部畸形及牙齿发育异常。同时针对不同人群有温馨提示,儿童症状不典型需家长密切关注,老年人因基础疾病和肝肾功能问题治疗要注意相关事项,孕妇用药需谨慎,免疫力低下人群易迁延不愈且感染扩散风险高,要积极治疗并提高免疫力。
一、影响鼻腔功能
1.导致鼻塞:牙源性鼻窦炎会引发鼻腔黏膜充血、肿胀,以及产生大量脓性分泌物,这些因素会堵塞鼻腔通道,使得空气进出鼻腔受阻,从而引起鼻塞症状。鼻塞不仅会影响正常呼吸,还可能在夜间睡眠时加重,导致患者需张口呼吸,长期张口呼吸易引发口腔黏膜干燥、咽喉炎等问题。研究表明,约70%80%的牙源性鼻窦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鼻塞症状。
2.影响嗅觉:炎症刺激可能会损害嗅区黏膜,导致嗅神经功能障碍,使得患者对气味的感知能力下降,出现嗅觉减退甚至丧失。据统计,约30%40%的牙源性鼻窦炎患者会出现嗅觉异常情况,嗅觉障碍会影响患者对食物味道的感知,降低生活质量,同时也可能对一些潜在危险(如煤气泄漏等)失去嗅觉预警。
二、引起局部疼痛
1.牙痛:牙源性鼻窦炎通常由牙齿疾病引发,如龋齿、根尖周炎等,当炎症蔓延至鼻窦时,牙齿的原有病变往往仍存在且可能加重,引起牙痛。疼痛可为持续性钝痛或阵发性剧痛,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和日常生活。尤其是在咀嚼时,疼痛可能会加剧,导致患者不敢正常咀嚼,长期如此可能会影响口腔颌面部肌肉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对于儿童患者影响更为明显。
2.头痛:鼻窦与头颅内的神经、血管关系密切,牙源性鼻窦炎产生的炎症刺激会引发头痛。头痛部位多与受累鼻窦相关,如额窦受累可出现前额部疼痛,上颌窦受累常表现为面颊部或上列磨牙区疼痛。头痛一般在晨起时较轻,午后加重,这与鼻窦内脓性分泌物的蓄积和引流有关。头痛会干扰患者的注意力,影响工作、学习效率,长期头痛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问题。
三、造成呼吸道感染
1.下呼吸道感染风险增加:鼻腔和鼻窦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位,牙源性鼻窦炎产生的大量脓性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这些分泌物可通过鼻腔倒流至咽喉部,进而进入下呼吸道,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于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由于其自身抵抗力较弱,更易受到病原体侵袭,引发下呼吸道感染。有研究显示,牙源性鼻窦炎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几率比正常人高出23倍。
2.影响肺功能:反复的下呼吸道感染会对肺部组织造成损害,长期可导致肺功能下降。例如,可引起气道狭窄、通气功能障碍等,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能力,对于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的患者,牙源性鼻窦炎引发的下呼吸道感染还可能加重原有病情,增加急性发作的风险。
四、影响儿童面部发育
1.面部畸形: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牙源性鼻窦炎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炎症持续刺激可影响颌面骨骼的正常发育。例如,上颌窦的炎症可能导致上颌骨发育不良,出现上颌骨短小、面中部凹陷等面部畸形表现,影响面部外观和容貌。这种面部畸形一旦形成,可能会对儿童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导致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
2.牙齿发育异常:牙源性鼻窦炎与牙齿疾病相互关联,炎症可能波及恒牙胚,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和发育。如导致恒牙萌出延迟、牙齿排列不齐等问题,不仅影响口腔美观,还可能增加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发生风险,进一步影响儿童的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
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患牙源性鼻窦炎后症状可能不典型,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的表现,如出现反复鼻塞、流涕、咳嗽、牙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停药或减药,确保彻底治愈,防止影响面部和牙齿发育。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牙源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和恢复过程。同时,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下降,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如果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应告知医生,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3.孕妇:孕妇用药需谨慎,牙源性鼻窦炎若症状较轻,可先采取鼻腔冲洗等非药物治疗方法缓解症状。若必须使用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同时,孕期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要注意预防感冒,避免加重鼻窦炎症状。
4.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等疾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人群,由于自身免疫力差,牙源性鼻窦炎易迁延不愈且感染扩散风险高。这类人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同时要注意加强营养,适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