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常见的肘部疾病,主要因过度使用肘部肌肉(伸肌总腱)引起,症状为肘部外侧疼痛,可放射到前臂或手指,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物理治疗、注射和手术等,预防方法包括避免过度使用肘部、保持正确姿势和动作、定期休息伸展、加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训练等。
1.病因
肱骨外上髁炎的主要病因是过度使用肘部肌肉,特别是伸肌总腱。
常见的原因包括反复的伸展、旋转动作,过度使用手臂,如网球、羽毛球运动,或从事需要频繁使用肘部的工作。
2.症状
主要症状是肘部外侧疼痛,在用力握拳、伸腕或旋转手臂时加重。
疼痛可能会放射到前臂或手指。
患者可能会在肘部外侧摸到压痛点。
3.诊断
医生通常通过症状、体征和详细的病史来诊断肱骨外上髁炎。
可能会进行一些检查,如X光、超声或磁共振成像(MRI),以排除其他潜在的问题。
4.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物理治疗、局部注射、手术治疗等。
非甾体抗炎药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电疗、按摩等,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
局部注射可以直接将药物注射到疼痛部位,缓解炎症。
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5.预防
避免过度使用肘部肌肉,尤其是在重复性动作中。
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避免过度伸展或旋转手臂。
定期休息和伸展手臂。
加强肘部周围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训练。
6.特殊人群
儿童和青少年较少发生肱骨外上髁炎,通常与过度活动或创伤有关。
老年人可能由于肘部退行性改变而更容易患上肱骨外上髁炎。
怀孕和哺乳期女性也可能出现肘部疼痛,但肱骨外上髁炎并不常见。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此外,在进行任何治疗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