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由结核菌引起的肺部传染性疾病,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咯血、低热、盗汗、乏力等,肺结核分为原发性肺结核和继发性肺结核,其中继发性肺结核是初次感染后未彻底治愈,结核菌潜伏在肺内,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时,结核菌再次繁殖而发病。
1.呼吸系统症状:
咳嗽、咳痰:是最常见的症状,咳嗽较轻,干咳或少量黏痰。如果合并感染,会出现咳大量脓痰。
咯血:约1/3~1/2的患者会出现咯血,咯血量多少不定,颜色可为鲜红色或暗红色。
呼吸困难: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渐进性呼吸困难。
2.全身症状:
发热:午后低热是最常见的症状,体温一般在37~38℃之间,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高热。
盗汗:入睡后出汗,醒来后汗止。
乏力、消瘦、食欲减退、月经失调等。
3.其他症状:
胸痛:胸部隐痛或钝痛,随呼吸和咳嗽加重。
结核菌素试验:如果结果呈强阳性,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肺部阴影,有助于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继发性肺结核的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很多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有肺结核接触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结核菌素试验、胸部X线或CT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对于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治疗期间要定期复查肝功能、肾功能等,以便及时发现药物的副作用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患者还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不要对着他人。餐具、毛巾等生活用品要经常消毒,与家人分餐,避免传染给他人。
总之,继发性肺结核的症状多样,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规范的治疗。同时,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传染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