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干槽症的症状
拔牙后干槽症通常在拔牙后2-3天出现,具有多方面症状,包括典型的剧烈疼痛且可放射、创口有腐臭异味、血凝块异常(脱落或不完整、牙槽骨壁暴露)以及部分患者有低热、乏力等相对较轻的全身症状,不同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
干槽症通常在拔牙后23天出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症状:
疼痛症状:疼痛是干槽症最典型的表现。拔牙创口会出现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往往会向耳颞部、下颌下区或头顶部放射,一般的止痛药物难以缓解。例如,有研究表明,约80%以上的干槽症患者会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症状,疼痛程度较为严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休息。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疼痛的感受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异常行为;对于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疼痛可能会相对更为敏感,但疼痛的本质是由干槽症创口的炎症等病理改变引起。
创口情况
创口异味:拔牙创口会有明显的腐臭气味。这是因为创口内的血凝块发生腐败坏死,产生了特殊的异味。通过对大量干槽症患者的观察发现,这种异味是干槽症区别于其他拔牙后正常创口反应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吸烟者,由于烟草中的成分可能会影响创口的恢复,从而可能使创口异味的情况相对更为明显,但根本原因还是干槽症创口的病理变化。
创口内血凝块异常:正常拔牙后创口内会形成血凝块以促进愈合,而干槽症患者的创口内血凝块脱落或不完整,牙槽骨壁暴露。可以看到牙槽窝内空虚,或有腐败变性的血凝块,用探针可直接接触骨面,伴有强烈的疼痛感。对于有既往拔牙史且愈合不良等病史的人群,发生干槽症时创口内血凝块异常的表现可能更为典型,需要特别关注。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不适,如低热、乏力等症状,但一般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不过,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或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全身症状可能会相对明显一些。儿童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发生干槽症后出现全身症状时可能需要更加密切的观察和护理;老年人本身免疫力相对较低,且可能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当出现干槽症相关全身症状时,需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的情况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