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直肠脱垂
幼儿、老年人、久病体弱人群和经产妇是直肠脱垂的高发人群,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症状有肿物自肛门脱出、肛门失禁、便秘和局部瘙痒等,检查方法主要包括肛门指诊、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排粪造影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主要包括积极治疗肛肠疾病、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注意饮食卫生等。
1.病因
直肠脱垂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解剖因素:小儿骶骨弯曲尚未形成,直肠呈垂直状,与肛管处于一条直线上,且盆底组织薄弱,不能支持直肠于正常位置。老年人全身组织衰退、肌肉松弛,加上多次分娩等因素,容易导致肛提肌和盆底筋膜薄弱无力。
腹压增加:长期腹泻、便秘、前列腺肥大引起排尿困难、慢性咳嗽等因素,均可致直肠脱垂。
其他:内痔、直肠息肉经常脱出,向下牵拉直肠黏膜,诱发直肠脱垂。
2.症状
直肠脱垂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肿物自肛门脱出:这是直肠脱垂最常见的症状。初期肿物可自行回纳,随着病情发展,肿物需要用手推送回纳,甚至无法回纳。
肛门失禁:直肠脱垂可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引起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导致黏液、粪便自行流出。
便秘:直肠脱垂患者常伴有便秘,排便困难。
局部瘙痒:由于黏液污染,可导致肛门周围皮肤瘙痒、湿疹等。
3.检查
直肠脱垂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肛门指诊:医生通过手指触摸肛门,检查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和直肠内是否有肿物脱出。
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可以更清晰地观察直肠和肛管的情况,有助于诊断直肠脱垂。
排粪造影:通过向直肠内注入造影剂,拍摄X线片,观察直肠的形态和功能,对诊断直肠脱垂有重要意义。
4.治疗
直肠脱垂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轻度直肠脱垂患者。包括调整饮食、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进行盆底肌锻炼等。
手术治疗:适用于中重度直肠脱垂患者。手术方法包括直肠悬吊固定术、直肠瘢痕支持固定术等。
5.预防
直肠脱垂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积极治疗便秘、腹泻等肛肠疾病。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排便时间过长。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