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的原因有哪些
直肠脱垂的原因包括解剖因素、盆底组织软弱、腹内压力增加及其他因素,如骶骨弯曲度未形成、营养不良、内痔、直肠息肉、肛乳头肥大、肿瘤、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便秘、腹泻、多产妇及手术等。
1.解剖因素:
骶骨弯曲度未形成:婴儿骶骨弯曲度尚未形成,直肠呈垂直状,与肛管处于一条直线上,腹腔内向下的压力增加时,直肠容易向下移位,而发生直肠脱垂。
周围肌肉支持力弱:老年人肌肉松弛,女性生育过多和分娩时会阴撕裂,幼儿发育不全均可致肛提肌和盆底筋膜发育不全、萎缩,不能支持直肠于正常位置。
2.盆底组织软弱:
营养不良:小儿坐骨直肠窝内脂肪消失,使直肠失去周围组织的支持固定作用,括约肌群收缩力也减弱,直肠容易自肛门口脱出。
内痔:Ⅲ、Ⅳ期内痔和混合痔,经常脱出,逐渐加重,是直肠脱垂的常见原因。内痔是由直肠下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淤血、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它是一种良性疾病,不会传染。内痔的常见症状包括出血、脱垂、瘙痒和疼痛。内痔的治疗方法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直肠息肉:直肠下端息肉可随排便脱出肛门外,能自行回纳,息肉表面为黏膜,黏膜发炎时呈草莓状,脱出息肉有蒂,常易出血。
肛乳头肥大:除小的三角状、米粒状肥大的肛乳头外,较大的肛乳头可随排便脱出肛门外,部分能自行回纳,有的需用手托回,临床只有脱出没有肛门失禁,肥大肛乳头可刺激肛管,引起肛管炎,是一种肛门常见的良性肿瘤。
肿瘤:肛管直肠癌、直肠息肉恶变,多能导致直肠脱垂的发生。
3.腹内压力增加:
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慢性咳嗽患者,腹腔内压力长期增高,可导致直肠脱垂。
前列腺肥大:前列腺肥大患者排尿困难,排尿用力过大,可使腹压突然升高,从而导致直肠脱垂。
便秘:习惯性便秘患者,排便时持续用力,造成一定的腹压升高,可导致直肠脱垂。
腹泻:慢性腹泻患者,由于长期的腹泻,可导致肛管直肠黏膜脱垂。
4.其他因素:
多产妇:分娩时会阴和骨盆底部肌肉松弛,多次分娩后,会阴失去弹性,薄弱的直肠失去周围组织的支持固定作用,容易发生直肠脱垂。
手术:腹部或盆部的手术,如阑尾炎手术、剖宫产手术等,可能会损伤肛门周围的肌肉和神经,导致直肠脱垂。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原因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如果出现直肠脱垂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