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麻药打多了有什么危害
拔牙时麻药打多了存在局部和全身危害,特殊人群使用时也有不同注意事项。局部危害包括造成组织损伤,如儿童、有口腔黏膜疾病的成年人更易受影响,还会导致感觉异常,老年人恢复能力差影响更久;全身危害有影响心血管系统,使血压波动、引发心律失常,影响呼吸系统,抑制呼吸中枢,还会增加过敏风险,过敏体质者更易发生;特殊人群中,儿童要精确计算用量、拔牙时密切观察,老年人要评估身体状况、严格控制剂量,孕妇尽量孕期不拔牙,必须拔时选孕中期、用对胎儿影响小的麻药,患有基础疾病者如肝肾疾病患者要告知病史,医生调整剂量,拔牙后还要定期复查。
一、局部危害
1.组织损伤:拔牙时麻药打多了可能会造成局部组织的直接损伤。大量麻药注入会使局部组织压力急剧升高,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例如儿童口腔组织较为娇嫩,过多麻药可能会对其尚未发育完全的牙龈、黏膜等造成更明显的损伤,引起局部黏膜的肿胀、疼痛,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黏膜溃疡。成年人若本身存在口腔黏膜疾病,如口腔溃疡等,过多麻药刺激会加重病情,延缓愈合时间。
2.感觉异常:过量的麻药会影响神经的正常传导功能,导致局部感觉异常。患者可能会在拔牙后较长时间内出现口唇、舌部等部位的麻木感、刺痛感或感觉减退。对于老年人而言,其神经恢复能力较差,这种感觉异常可能持续时间更久,甚至可能难以完全恢复正常。长期的感觉异常会影响患者的进食、说话等日常生活,比如进食时可能因感觉减退而咬伤口腔黏膜。
二、全身危害
1.心血管系统影响:过量麻药吸收入血后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它可能会导致血压波动,初期可能使血压升高,随后又可能引起血压下降。年轻人若身体健康,心脏代偿能力较好,可能短时间内可通过自身调节缓解。但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剧烈波动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另外,过多麻药还可能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引发心律失常,增加心脏负担。
2.呼吸系统影响:过多的麻药可能抑制呼吸中枢,导致呼吸频率减慢、幅度减小,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儿童的呼吸功能相对较弱,对麻药的耐受性更低,更容易出现呼吸抑制的情况。肥胖人群由于颈部脂肪堆积,呼吸道相对狭窄,过量麻药导致呼吸抑制时,更容易出现通气障碍,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3.过敏反应:虽然拔牙常用的麻药过敏发生率较低,但麻药打多了会增加过敏的风险。过敏反应可轻可重,轻度表现为皮疹、瘙痒、红斑等皮肤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如对其他药物或食物有过敏史者,发生麻药过敏的可能性更高。一旦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若不及时救治,可能迅速导致患者死亡。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对麻药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拔牙前应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精确计算麻药用量,避免过量。拔牙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儿童的生命体征和反应。拔牙后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口腔局部情况,若出现肿胀、疼痛加剧等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要安抚儿童情绪,避免其因不适而哭闹、搔抓口腔。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拔牙前应详细评估身体状况,调整基础疾病的治疗方案。在使用麻药时要严格控制剂量,尽量选择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的麻药。拔牙后要加强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有无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
3.孕妇:孕妇拔牙时使用麻药需格外谨慎,因为部分麻药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在孕期尽量避免拔牙,若必须拔牙,应选择在孕中期相对安全的时段进行。要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麻药,并严格控制用量。拔牙后要密切观察孕妇的身体反应,如有腹痛、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妇产科就诊。
4.患有基础疾病者:如患有肝肾疾病的患者,其肝肾功能减退,对麻药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拔牙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医生会根据肝肾功能情况调整麻药剂量。拔牙后要注意休息,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肝肾负担的药物,同时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