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褥疮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发生褥疮的主要原因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出现缺血、缺氧、营养不良。此外,身体瘦弱、营养不良、长期卧床、昏迷、瘫痪、大小便失禁、石膏绷带和夹板固定不当、坐轮椅且未定期调整体位等因素也会增加褥疮的发生风险。预防褥疮的关键在于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可通过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加强营养、正确使用医疗器械、加强健康教育等措施来实现。如果已经发生褥疮,应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的因素:
身体瘦弱、营养不良、长期卧床的患者,皮肤弹性差,更容易发生褥疮。
昏迷、瘫痪、大小便失禁的患者,由于身体局部长期受到潮湿、摩擦等刺激,也容易发生褥疮。
石膏绷带、夹板固定的患者,如果衬垫不当,也可能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引发褥疮。
坐轮椅的患者,如果没有定期调整体位,也可能因为坐骨结节处受压而发生褥疮。
为了预防褥疮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翻身:每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清理大小便,避免皮肤受到刺激。
加强营养: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正确使用医疗器械:使用石膏绷带、夹板固定时,应注意衬垫得当。
加强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预防褥疮的重要性和方法,提高他们的自我护理能力。
如果已经发生了褥疮,应及时就医,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换药、红外线照射、手术治疗等。同时,也要注意加强护理,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人群的皮肤特点和易发因素可能不同,因此在预防和治疗褥疮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措施。对于长期卧床、身体虚弱的患者,家属应特别关注他们的皮肤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果出现可疑的皮肤破损或感染,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