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有哪些危害
心律失常会对人体多方面产生不良影响:一是干扰心脏正常节律和收缩舒张功能,影响心脏泵血效率及全身血液供应,加重基础心脏病患者心肌缺血缺氧,影响儿童心脏发育和功能;二是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头晕、黑矇等症状,尤其老年人更易受影响且增加跌倒风险;三是某些严重类型心律失常可增加猝死风险,有基础心脏疾病史或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人群风险较高;四是引发心悸、胸闷、乏力等不适症状,干扰日常生活、工作和休息,降低生活质量,还可能使女性生理期不适加重,影响儿童身心发育。
一、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心律失常可干扰心脏正常的节律和收缩舒张功能,导致心脏泵血效率下降。例如,某些快速性心律失常会使心脏每次搏动射出的血液量减少,长期如此会影响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进而影响心脏本身的代谢等功能。对于患有基础心脏病的人群,如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可能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缺氧的状况,导致心功能逐渐恶化,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在儿童群体中,严重的心律失常若未及时纠正,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心脏的正常发育和功能维持。
二、引发头晕、黑矇等症状
心律失常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头晕、黑矇等表现。当心律失常使心脏输出的血液不能满足脑部的基本需求时,患者会感到头部昏沉、视物模糊甚至眼前发黑。尤其是在活动状态下,脑部对血液的需求增加,这种脑部供血不足的情况可能会更加明显。对于老年人来说,本身血管弹性就有所下降,脑部供血相对更易受心律失常影响,发生头晕、黑矇的风险可能更高,且可能因头晕、黑矇而增加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概率。
三、增加猝死风险
某些严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可在短时间内导致心脏骤停,进而引发猝死。例如,心室颤动时,心脏无法有效泵血,若不及时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患者很快就会失去生命。有基础心脏疾病史的人群,如心肌病患者、心肌梗死病史患者等,发生此类严重心律失常导致猝死的风险相对较高。在年轻人群中,如果存在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等情况,也可能因心律失常而面临较高的猝死风险。
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律失常会使患者出现心悸、胸闷、乏力等不适症状,这些症状会频繁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休息,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如,患者可能因为心悸而无法安心工作或入睡,长期的不适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于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心律失常可能会加重其身体的不适感觉,需要更加关注和重视对心律失常的管理。而儿童患者若患有心律失常,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玩耍等活动,对其身心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