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子痫怎么治疗
产后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子痫前期孕妇抽搐发作,且于产后12小时至10天内发生,抽搐时可出现昏迷,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严重的阶段,可导致孕妇及胎儿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1.治疗原则
控制抽搐:首选硫酸镁,必要时可联合使用苯巴比妥钠或冬眠合剂。
降压:血压过高时,需降压治疗,常用药物有拉贝洛尔、硝苯地平。
纠正缺氧和酸中毒:必要时进行面罩吸氧,改善胎儿宫内缺氧。
终止妊娠:抽搐控制后2小时,应考虑终止妊娠。
2.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住院治疗:子痫患者应住院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尿量、胎心等。
卧床休息:左侧卧位,以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胎盘血液循环。
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
药物治疗:
硫酸镁:是子痫治疗的首选药物,具有解痉、降压作用。首次负荷剂量为2.5~4g,溶于10%葡萄糖溶液20ml中,在15~30分钟内静脉滴注完毕,然后以1~2g/h的速度静脉滴注维持。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膝反射、呼吸、尿量等,以防硫酸镁中毒。
苯巴比妥钠:若硫酸镁治疗无效,可选用苯巴比妥钠肌内注射,每次0.1~0.2g,以控制抽搐。
冬眠合剂:抽搐频繁者,可使用冬眠合剂,常用药物为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冬眠合剂可降低基础代谢率,减少耗氧量,缓解子痫症状,但使用时需注意呼吸抑制的发生。
降压药:血压过高时,可使用降压药,如拉贝洛尔、硝苯地平。降压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影响子宫胎盘的血液供应。
终止妊娠:抽搐控制后2小时,应考虑终止妊娠。根据病情轻重、胎儿宫内情况等,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剖宫产是子痫前期孕妇终止妊娠的主要方式。
3.其他治疗
预防产后出血:子痫患者产后易发生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应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宫缩剂,如缩宫素、麦角新碱等。
密切监护:产后应密切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尿量、恶露等,注意有无头痛、恶心等症状,以防产后子痫复发。
新生儿处理:新生儿娩出后,应及时清理呼吸道,阿氏评分,给予保暖、吸氧等处理。
4.注意事项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胎心、胎动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声光刺激,保持呼吸道通畅。
子痫发作时,应注意保护患者,防止受伤。
治疗期间,应注意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产后应继续硫酸镁治疗,预防子痫复发。
总之,产后子痫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治疗的关键是控制抽搐、降压、纠正缺氧和酸中毒,并在抽搐控制后2小时内终止妊娠。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