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褥疮后皮肤上会有小水泡吗
褥疮即压疮,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不同阶段,Ⅱ期会出现小水泡,原因是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致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受阻,组织液渗出积聚形成。不同人群受影响不同,老年人易破溃感染,护理需轻柔;儿童愈合快但要防抓挠;性别影响不大,女性需心理安抚;长期卧床等人群发生率高,要定期翻身,吸烟患者应戒烟;有基础疾病者愈合难且易感染,要控制基础病并观察。出现小水泡不要自行挑破,应及时就医,医生会依情况处理,小水泡可自行吸收,大水泡可能抽液后消毒包扎。
一、褥疮不同阶段皮肤表现
褥疮,医学上称为压疮,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分为不同阶段,在某些阶段皮肤上会出现小水泡。
1.Ⅰ期:此阶段皮肤完整,表现为非苍白性发红,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楚,指压不会变白。通常不会出现小水泡。
2.Ⅱ期:部分皮层缺失,表现为浅表的开放性溃疡,创面呈粉红色,无腐肉,也可表现为完整的或开放/破溃的血清性水疱。所以在褥疮发展到Ⅱ期时,皮肤上会出现小水泡。
3.Ⅲ期:全层皮肤缺失,可见皮下脂肪,但骨骼、肌腱或肌肉尚未暴露,可有腐肉,但未涉及深部组织,此阶段一般不再以小水泡为主要表现。
4.Ⅳ期: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伴有骨骼、肌腱或肌肉的暴露,有腐肉或焦痂,同样不以小水泡为主要特征。
二、出现小水泡的原因
当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受阻,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细胞代谢紊乱,组织损伤。在褥疮发展到一定阶段,表皮与真皮之间的连接结构被破坏,组织液渗出积聚在表皮下,就形成了小水泡。
三、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年龄:老年人皮肤弹性差、修复能力弱,出现小水泡后更容易破溃,增加感染风险。护理时要更加轻柔,避免摩擦,保持水泡部位清洁干燥。儿童皮肤娇嫩,发生褥疮出现水泡后愈合相对较快,但由于儿童好动,要注意防止其抓挠水泡。
2.性别:一般来说性别对褥疮出现小水泡的情况影响不大,但女性可能更注重皮肤外观,要做好心理安抚工作。
3.生活方式:长期卧床、坐轮椅的人群发生褥疮及出现小水泡的概率较高。要定期为其翻身、更换体位,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对于有吸烟习惯的患者,吸烟会影响血液循环,不利于褥疮愈合,应劝其戒烟。
4.病史: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由于自身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较差,褥疮出现小水泡后愈合困难,且容易引发感染。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密切观察水泡变化。
四、处理措施
如果皮肤上出现小水泡,不要自行挑破,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水泡的大小、患者的具体情况等进行处理。较小的水泡可让其自行吸收,较大的水泡可能会在严格消毒的情况下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然后进行消毒、包扎等处理,以促进愈合,预防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