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周低置性前置胎盘
低置性前置胎盘是妊娠28周前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且下缘距宫颈内口小于20mm的情况,病因不明,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23周发现时需关注后续变化,临床表现多无明显症状或有无痛性阴道流血,通过超声检查诊断,对孕妇可致产前、产后出血等,对胎儿可致宫内生长受限等,处理上要注意休息、观察及异常时就医,随访需定期超声监测胎盘位置,高龄及有宫腔操作史孕妇需更密切产检与管理。
一、定义与概述
低置性前置胎盘是指妊娠28周前,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其下缘距宫颈内口的距离小于20mm,但尚未达到宫颈内口。23周发现低置性前置胎盘时,需要密切关注后续胎盘位置变化情况。
二、病因
目前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子宫内膜损伤或病变(如多次流产、刮宫、剖宫产等)、胎盘面积过大、胎盘异常(如副胎盘等)、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等因素有关。年龄、既往有宫腔操作史等生活方式及病史因素都可能增加低置性前置胎盘发生的风险。
三、临床表现及检查
(一)临床表现
多数孕妇在23周时可能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孕妇可能出现无痛性阴道流血,流血量可多可少。
(二)检查方法
1.超声检查:是诊断前置胎盘的主要方法,可明确胎盘位置、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等。在23周时通过超声检查能清晰观察胎盘情况,有助于明确低置性前置胎盘的诊断。
四、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
(一)对孕妇的影响
1.产前出血:随着妊娠进展,子宫下段逐渐伸展,可能导致胎盘下缘与子宫下段错位分离,引起反复阴道流血,增加孕妇贫血、感染等风险。
2.产后出血: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产后胎盘剥离后子宫下段肌组织收缩力较差,易导致胎盘剥离不全,引起产后出血。
(二)对胎儿的影响
可能因孕妇反复出血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早产等,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和预后。
五、处理与随访
(一)处理原则
1.对于23周发现的低置性前置胎盘,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性生活等。
2.密切观察孕妇有无阴道流血等情况,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监测胎盘位置变化。
3.若出现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止血、抑制宫缩等。
(二)随访要点
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胎盘位置是否随孕周增加而发生变化,一般建议在妊娠晚期再次评估胎盘位置,以确定分娩方式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高龄孕妇
高龄孕妇发生低置性前置胎盘及相关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应更加密切地进行产前检查,严格按照医生要求进行随访和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母婴安全。
(二)有宫腔操作史孕妇
既往有多次流产、刮宫、剖宫产等宫腔操作史的孕妇,发生低置性前置胎盘的概率增加,在孕期要加强产检,增加超声检查的频率,密切关注胎盘情况,同时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孕期管理,注意休息,避免可能导致腹压增加的行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