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得了褥疮怎么治才能好
老人褥疮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同时要关注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减轻受压部位压力,如使用特殊床垫、定时翻身调整体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清洁;提供营养支持,必要时采用鼻饲或静脉营养。药物治疗方面,轻度褥疮用外用消毒剂和促进创面愈合药物,出现感染时选用合适抗生素,疼痛明显者使用止痛药物。手术治疗有清创术清除坏死组织、皮瓣修复术治疗较深较大且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褥疮。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为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人要控制血糖,对药物过敏者用药前告知医生,护理时耐心与有听力、视力障碍的老人沟通,关注其心理状态。
一、一般治疗
1.减压:老人得了褥疮,首先要减轻受压部位的压力。长期卧床老人需使用特殊床垫,如泡沫床垫、气垫床等,这些床垫能分散身体压力,减少局部皮肤所受压力。每2小时要给老人翻身1次,改变体位,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受压。坐轮椅的老人,每隔1530分钟要适当调整坐姿或起身活动片刻。
2.清洁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非常重要。定期用温水清洁褥疮部位及其周围皮肤,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皮肤。清洁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防止皮肤潮湿引发感染。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清洁,以免破坏皮肤的正常屏障功能。
3.营养支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助于褥疮的愈合。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饮食习惯,保证饮食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多吃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如果老人存在吞咽困难或消化吸收障碍等问题,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等方式补充营养。
二、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对于轻度褥疮,可使用外用消毒剂清洁创面,如碘伏等,预防感染。还可使用促进创面愈合的药物,如生长因子凝胶等,能刺激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加速创面愈合。
2.口服或注射药物:若褥疮出现感染,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医生可能会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同时,对于疼痛明显的老人,可适当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
三、手术治疗
1.清创术:当褥疮创面存在大量坏死组织时,需进行清创术。通过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减少感染源,促进健康组织生长。清创方法包括外科清创、自溶清创、酶解清创等,医生会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2.皮瓣修复术:对于较深、较大且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褥疮,皮瓣修复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手术是将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移植到褥疮部位,覆盖创面,促进愈合。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人身体机能下降,在治疗褥疮过程中需特别关注。若老人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褥疮的愈合,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如果老人对某些药物过敏,在用药前一定要告知医生,避免使用过敏药物。此外,老人可能存在听力、视力等障碍,在护理和治疗过程中,要耐心与老人沟通,确保老人理解并配合治疗。同时,要关注老人的心理状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安慰,避免老人因褥疮影响情绪,进而影响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