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高尿酸血症有什么危害
高尿酸血症对人体多系统有危害:对肾脏可致痛风性肾病、慢性肾衰竭等;对心血管系统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高血压风险;对关节可引发痛风发作;还常与代谢综合征其他成分相伴存在、相互影响,控制血尿酸水平很重要。
一、对肾脏的危害
长期高尿酸血症可导致尿酸盐在肾脏沉积,引发痛风性肾病。早期可能仅有夜尿增多、轻度蛋白尿等表现,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出现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血肌酐升高,最终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竭。例如,有研究显示,长期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约一定比例会出现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且随着血尿酸水平的持续升高,肾脏损害的风险显著增加。对于有高尿酸血症病史且伴有肾脏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本身已有慢性肾炎等情况,血尿酸的控制尤为重要,因为高尿酸会进一步加重肾脏的损伤。
二、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1.促进动脉粥样硬化:高尿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尿酸可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促进单核细胞黏附并迁入血管内膜,进而形成泡沫细胞,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人群。在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在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上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均处于较高风险状态。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的人,高尿酸血症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更为显著,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几率。
2.增加高血压风险: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尿酸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血压升高,如影响血管内皮功能,使血管舒张功能受损;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有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尿酸血症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人群,且血尿酸水平越高,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越高。对于合并有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尿酸水平对于血压的良好控制及减少心血管并发症至关重要。
三、对关节的危害——痛风发作
长期高尿酸血症会导致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及周围组织沉积,引发反复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关节会出现剧烈疼痛、红肿、热痛等症状,多累及第一跖趾关节,也可累及踝关节、膝关节等其他关节。随着发作次数增多,关节会逐渐出现畸形、功能障碍等。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大量饮酒、高嘌呤饮食等会促使血尿酸升高,增加痛风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对于有痛风家族史的人群,本身血尿酸代谢就可能存在一定异常,更应注意避免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及对关节的损害,一旦出现血尿酸升高,应及时采取措施控制。
四、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
高尿酸血症常与代谢综合征中的其他成分,如肥胖、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相伴存在,相互影响。高尿酸血症可通过影响胰岛素信号通路等机制加重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又会促进血尿酸的生成和排泄障碍,形成恶性循环。例如,肥胖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人群,这是因为肥胖者脂肪细胞增多,会影响尿酸的代谢。对于患有代谢综合征的人群,控制血尿酸水平是综合管理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改善整体代谢状况、降低相关疾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