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怎样治疗
褥疮的治疗方法、不同人群治疗注意事项、生活方式调整及定期复查等内容。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避免创面受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加强营养支持)、药物治疗(根据不同阶段和症状选药)、物理治疗(紫外线和红外线照射)、手术治疗(清创术、皮瓣移植术);不同人群治疗各有注意要点,如老年人翻身要轻柔、儿童避免用刺激性药物等;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鼓励患者适当运动、做好皮肤护理;同时强调无论何种治疗都需定期复查,轻度褥疮每周一次,重度褥疮35天一次,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方案。
一、褥疮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对于轻度褥疮,首先要避免创面继续受压,定时翻身是关键。对于长期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长期坐轮椅的患者,每1530分钟变换一次坐姿。同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擦拭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产品。加强营养支持也十分重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鸡蛋、牛奶、新鲜蔬果等,有助于创面愈合。
2.药物治疗
根据褥疮的不同阶段和症状选择合适药物。当褥疮出现感染时,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对于有溃疡的褥疮,可使用促进创面愈合的药物,如生长因子等。
3.物理治疗
紫外线照射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杀灭细菌,促进创面干燥结痂;红外线照射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细胞活性,促进新陈代谢,利于创面愈合。
4.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褥疮,如出现深部组织坏死、溃疡长期不愈合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清创术,清除坏死组织,减少感染源;皮瓣移植术,将身体其他部位的皮瓣移植到褥疮部位,促进创面修复。
二、不同人群治疗注意事项
1.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皮肤弹性差,愈合能力弱。在治疗褥疮时,翻身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皮肤。由于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在用药时要考虑药物间相互作用及对基础疾病的影响。加强营养支持时,要考虑老年人消化功能,食物以易消化为宜。
2.儿童
儿童皮肤娇嫩,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尽量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调整体位、加强皮肤护理等。若需使用药物,要严格控制剂量和使用时间。对于低龄儿童,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
3.肥胖人群
肥胖人群皮肤褶皱多,容易藏污纳垢,增加感染风险。在治疗时,要特别注意皮肤褶皱处的清洁,保持干燥。翻身时要注意力度和角度,避免因皮肤摩擦导致褥疮加重。
4.患有基础疾病人群
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褥疮愈合。在治疗褥疮同时,要积极控制血糖,严格遵循糖尿病饮食,按时使用降糖药物。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避免过度翻动,防止诱发心血管事件。
三、生活方式调整
1.运动
对于能活动的患者,鼓励适当运动,如在床边坐起、站立、缓慢行走等,可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褥疮发生和促进愈合。
2.皮肤护理
选择柔软、透气的衣物和床单,避免皮肤与粗糙材质摩擦。每天检查皮肤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四、定期复查
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法,都要定期复查。医生可根据褥疮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一般来说,轻度褥疮每周复查一次,重度褥疮需35天复查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