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缩乏力会引起产后出血吗
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胎儿娩出后子宫肌纤维正常收缩和缩复可止血,宫缩乏力时胎盘附着面血窦无法有效关闭致大量出血。导致宫缩乏力的因素包括全身因素(如精神紧张、体质虚弱等)、产科因素(产程延长、产科并发症等)和子宫因素(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子宫肌壁损伤等)。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表现为阴道间歇性大量流血、休克症状及子宫软、轮廓不清等。应对措施上,产前要做好心理疏导、治疗合并症等预防工作;确诊后可通过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等加强宫缩,无效时考虑手术治疗;对于高龄产妇、有子宫肌壁损伤产妇及合并慢性全身性疾病产妇等特殊人群,需分别采取密切观察、充分评估、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等特殊处理方式。
一、宫缩乏力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宫缩乏力会引起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子宫肌纤维的收缩和缩复作用能使胎盘剥离面迅速缩小,且使子宫壁的胎盘附着面的开放血管被压缩,从而达到止血目的。当出现宫缩乏力时,子宫不能正常收缩和缩复,胎盘附着面的血窦无法有效关闭,就会导致大量出血,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二、导致宫缩乏力的因素
1.全身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对分娩恐惧;体质虚弱或合并慢性全身性疾病等,都可能影响子宫收缩。例如,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过度焦虑,大脑皮层功能紊乱,会抑制宫缩。高龄产妇、有慢性贫血等全身性疾病的产妇,发生宫缩乏力的风险相对较高。
2.产科因素:产程延长使产妇体力消耗过多;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宫腔感染等产科并发症,也可影响子宫肌层的收缩能力。
3.子宫因素: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如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胎儿等);子宫肌壁损伤(如剖宫产史、子宫肌瘤剔除术史、多次刮宫史等);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等)等,均会使子宫收缩能力下降。
三、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表现
1.阴道流血:胎盘娩出后,阴道会出现大量流血,血色多为暗红色,出血特点常为间歇性,宫缩时出血量减少,松弛时出血量增多。
2.休克症状:若短时间内大量出血,产妇可迅速出现休克症状,如面色苍白、心慌、头晕、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3.检查子宫:腹部检查可发现子宫软,轮廓不清,摸不到宫底,或子宫呈袋状,按压宫底时有大量血液或血块涌出。
四、应对措施
1.预防措施:产前要做好产妇的心理疏导,减轻其对分娩的恐惧和焦虑情绪;积极治疗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合理使用缩宫素等促进宫缩的药物。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产妇,如多胎妊娠、有子宫手术史等,分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和子宫收缩情况。
2.治疗措施:一旦确诊为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应立即采取措施加强宫缩。首先可通过按摩子宫,刺激子宫收缩;使用宫缩剂,如缩宫素、麦角新碱等;还可采用宫腔填塞纱布条、子宫压缩缝合术等方法止血。若经上述处理仍无效,可能需要考虑子宫动脉结扎、髂内动脉结扎甚至子宫切除等手术治疗。
3.特殊人群提示:对于高龄产妇,由于其身体机能下降,产后恢复相对较慢,发生宫缩乏力和产后出血的风险较高,产后要更加密切地观察生命体征和子宫恢复情况,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有多次刮宫史、剖宫产史等子宫肌壁损伤的产妇,在分娩前要充分评估子宫情况,分娩过程中要积极预防产后出血。对于合并有慢性全身性疾病的产妇,如心脏病、糖尿病等,治疗产后出血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避免治疗措施对基础疾病产生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