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做心电图说,预激综合征,其
预激综合征是一种较少见的心律失常,心电图有PR间期缩短、QRS波群增宽及起始部有预激波等表现,部分患者无症状,部分发作时可出现心悸等症状,可通过电生理检查、动态心电图监测诊断,无症状且无发作时定期随访,有发作时可根据情况采取药物、射频消融等治疗。
一、预激综合征的定义
预激综合征是一种较少见的心律失常,是指心电图呈预激表现,临床上有心动过速发作。正常心脏的电传导是从窦房结发出电信号,沿房室结下传至心室,预激综合征患者的心脏存在先天性房室附加通道(旁路),使得电信号可以经旁路提前激动心室部分心肌。
二、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
心电图上表现为PR间期缩短(<0.12秒),QRS波群增宽,起始部有预激波(delta波)。不同类型的预激综合征有不同的心电图特征,如WPW(Wolf-Parkinson-White)综合征是最常见的类型,其心电图有典型的预激表现。
三、预激综合征的临床意义及可能引发的情况
1.无症状情况:部分预激综合征患者可能终身不出现症状,仅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做心电图时被发现。对于这类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电图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因为虽然目前无症状,但仍存在未来发生心动过速的潜在风险。在生活方式方面,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等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的因素。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和青少年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时过度耗氧等情况可能对心脏电活动产生的影响;成年人则要关注工作压力对心脏的影响。
2.有症状情况:当预激综合征患者发生心动过速时,可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低血压、晕厥甚至休克等情况。如果是老年人有预激综合征,由于其心脏功能相对较弱,发生心动过速时更易出现心功能进一步恶化等不良后果。对于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对心脏电活动产生一定影响,需更加留意预激综合征相关症状的出现。
四、预激综合征的进一步检查与诊断
1.电生理检查:是诊断预激综合征的重要方法,通过将电极导管放置在心脏不同部位,记录心脏电活动,可明确旁路的存在、位置、数量等情况。对于疑似预激综合征的患者,尤其是有心动过速发作史的患者,电生理检查有助于精准诊断。在检查前,需要患者配合做好相关准备,如禁食、停用某些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药物等。不同年龄的患者在检查前的准备可能略有不同,儿童患者需要家长更好地协助配合,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2.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心电图,有助于发现阵发性发作的心律失常,对于诊断间歇性预激综合征等情况有重要价值。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了解患者在日常活动状态下的心脏电活动情况,捕捉到常规心电图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发作。
五、预激综合征的治疗相关(仅提及治疗相关概念,不涉及具体药物服用指导)
1.无症状且无心动过速发作的情况:一般建议定期随访观察,密切关注病情变化。但需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病情的潜在风险,让其了解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对于不同人群,如儿童患者,要向家长具体分析病情及随访的重要性,让家长做好孩子日常的病情监测。
2.有心动过速发作的情况:可根据心动过速的类型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仅提及概念,不涉及具体药物)、射频消融治疗等。射频消融治疗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射频电流消除旁路,达到根治预激综合征的目的。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其身体状况,因为老年人可能存在其他基础疾病等情况,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女性患者在治疗前后也需要关注激素水平等对身体的影响,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