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怎么办
褥疮是长期卧床、身体瘦弱、行动不便等人群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和治疗都很重要。预防主要是定时翻身、保护皮肤、加强营养和健康教育。治疗则根据褥疮的分期采取不同的方法,包括去除病因、保护皮肤、清洁创面、控制感染等。特殊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预防,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脑卒中患者等。
一、什么是褥疮
褥疮又称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二、褥疮的好发人群
1.长期卧床的患者,如瘫痪、昏迷、骨折等。
2.身体瘦弱、营养不良的患者。
3.行动不便、需要长期坐轮椅的患者。
4.患有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脑卒中等,导致感觉或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
5.老年人。
三、褥疮的分期
1.一期:淤血红润期。此期为压疮初期,受压的皮肤出现红、肿、热、麻木或触痛,但皮肤表面无破损,为可逆性改变。
2.二期:炎性浸润期。红肿部位如果继续受压,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局部静脉淤血,表现为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皮肤因水肿而变薄,有炎性渗出,形成大小不一的水疱。水疱极易破溃,显露出潮湿红润的创面,病人有疼痛和不适感。
3.三期:浅度溃疡期。水疱继续扩大,表皮脱落,真皮层疮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表面有脓性分泌物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患者有疼痛和脓性分泌物溢出。
4.四期:坏死溃疡期。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感染严重者,可向深部和周围组织扩展,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坏死组织发黑。如不及时控制感染,可引起脓毒败血症,危及生命。
四、褥疮的预防
1.定时翻身:每2~3小时翻身一次,最长不超过4小时,必要时每1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应抬起患者,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
2.保护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受压。使用气垫床、减压垫等减压工具,可有效降低褥疮的发生率。
3.加强营养: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
4.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预防褥疮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护理。
五、褥疮的治疗
1.一期:去除病因,避免局部继续受压,增加翻身次数,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采用红外线灯照射、局部按摩等方法,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症状。
2.二期:保护皮肤,避免感染。水疱未破者,可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体,涂以抗生素软膏,并用无菌敷料包扎;水疱已破者,暴露创面,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持干燥。
3.三期:清洁创面,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去除坏死组织,然后用磺胺嘧啶银软膏或生肌玉红膏等药物外敷,促进创面愈合。
4.四期: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控制感染,促进愈合。可采用手术清创、负压封闭引流等方法,同时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
六、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弹性差,皮下脂肪少,容易发生褥疮。应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避免长时间受压。
2.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导致皮肤感染,发生褥疮。应积极控制血糖,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受伤。
3.脑卒中患者:脑卒中患者常伴有肢体运动障碍,容易发生褥疮。应加强肢体功能锻炼,保持皮肤清洁,避免长时间受压。
4.长期卧床的患者: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加强营养,保持皮肤清洁,定时翻身,避免发生褥疮。
七、总结
褥疮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褥疮的发生是关键,应加强皮肤护理,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加强营养等。一旦发生褥疮,应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特殊人群应更加注意预防褥疮的发生,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脑卒中患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