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衰竭时呼吸困难的病因是
左心衰竭引发呼吸困难主要有五大原因:一是肺淤血,左心衰竭致肺静脉和毛细血管压升高,液体渗出形成肺淤血,使肺顺应性降低、弹性阻力增加,年龄大、孕期女性、有慢性肺部疾病或长期吸烟的患者呼吸困难更明显;二是肺泡弹性减退,长期肺淤血使肺泡壁增厚、纤维化,影响通气功能,老年人及有长期粉尘职业暴露史者症状更突出;三是气体交换障碍,肺淤血和肺水肿减少气体交换面积、增加弥散距离,儿童、有先天性心脏病史及生活不规律缺乏运动者更易受影响;四是呼吸肌疲劳,患者为克服阻力增加呼吸肌做功致疲劳,老年人、肥胖人群和有神经肌肉疾病史者呼吸困难更难缓解;五是神经反射机制,肺毛细血管旁感受器及左心房和肺静脉压力感受器受刺激,反射性引起呼吸加快,精神紧张焦虑、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病史者呼吸困难更明显。
一、肺淤血
左心衰竭时,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无法将血液充分泵出,导致左心房压力升高,进而引起肺静脉压力升高,肺毛细血管压随之升高,血管内液体渗出到肺间质和肺泡,形成肺淤血。肺淤血会使肺的顺应性降低,弹性阻力增加,患者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克服阻力进行呼吸,从而导致呼吸困难。年龄较大的患者,肺组织弹性本身就有所下降,发生肺淤血时呼吸困难可能更为明显。女性在孕期由于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左心衰竭引发肺淤血导致呼吸困难的风险也可能增加。有慢性肺部疾病病史的患者,肺功能本身较差,发生肺淤血时呼吸困难症状会更加严重。生活方式上,长期吸烟的患者,肺部受损,左心衰竭时肺淤血引发的呼吸困难也会更难缓解。
二、肺泡弹性减退
长期的肺淤血可导致肺泡壁增厚、纤维化,使肺泡弹性减退。肺泡弹性减退会影响肺泡的扩张和回缩,导致肺的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在吸气时,肺泡不能充分扩张,气体吸入量减少;呼气时,肺泡不能有效回缩,气体排出不畅,从而引起呼吸困难。老年人的肺泡弹性本身就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左心衰竭时肺泡弹性进一步受损,呼吸困难会更突出。对于有长期接触粉尘等职业暴露史的人群,本身肺泡可能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左心衰竭时肺泡弹性减退会更明显,呼吸困难也会更严重。
三、气体交换障碍
肺淤血和肺水肿会使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同时肺泡内液体增多会增加气体弥散的距离,导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受到影响。患者会出现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加深,从而产生呼吸困难的感觉。儿童患者由于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气体交换功能相对较弱,左心衰竭导致气体交换障碍时,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且可能发展迅速。有先天性心脏病病史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左心衰竭时气体交换障碍会更加复杂和严重。生活不规律、缺乏运动的人群,心肺功能相对较差,左心衰竭时气体交换障碍引发的呼吸困难会更难改善。
四、呼吸肌疲劳
左心衰竭患者为了克服肺的弹性阻力和气道阻力,需要增加呼吸肌的做功。长期的呼吸肌过度做功会导致呼吸肌疲劳,呼吸肌收缩力下降,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老年人呼吸肌力量本身较弱,左心衰竭时呼吸肌更容易疲劳,呼吸困难会更难缓解。肥胖人群由于胸壁脂肪堆积,呼吸时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呼吸肌负担加重,左心衰竭时呼吸肌疲劳出现得更早,呼吸困难也更明显。有神经肌肉疾病病史的患者,呼吸肌功能本身可能存在缺陷,左心衰竭时呼吸肌疲劳会使呼吸困难急剧加重。
五、神经反射机制
左心衰竭时,肺毛细血管旁(J)感受器受到刺激,冲动经迷走神经传入中枢,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快。同时,左心房和肺静脉压力升高也可刺激压力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频率和深度增加,导致呼吸困难。对于精神紧张、焦虑的患者,神经反射机制可能会被放大,使呼吸困难的感觉更加明显。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病史的患者,神经反射调节可能更加异常,左心衰竭时神经反射机制引发的呼吸困难会更难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