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的分期是什么
褥疮分期及表现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褥疮分为一期(淤血红润期),局部皮肤完整但有指压不变白红斑等;二期(炎性浸润期),皮肤完整性破坏,有部分皮层缺失等;三期(浅度溃疡期),全层皮肤缺失可见皮下脂肪;四期(深度溃疡期),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伴骨骼等暴露;不可分期,伤口床被腐肉等覆盖无法确认深度;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皮肤完整但深部组织受损。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要注意皮肤清洁保湿、定期翻身和保证营养;儿童要减少局部受压、选柔软用品且避免用刺激性药物;糖尿病患者要控血糖、加强护理;肥胖人群要减轻受压、适当运动;长期卧床患者要制定翻身计划、保持床单良好并鼓励活动。
一、褥疮分期及表现
1.一期(淤血红润期):此阶段为褥疮初期,身体局部皮肤完整,但会出现指压不变白的红斑,常位于骨隆突处。皮肤可能有温度变化(发热或发凉)、硬度改变(变硬或变软)以及感觉异常(疼痛、麻木等)。该期皮肤的完整性尚未破坏,若能及时去除致病因素,可阻止褥疮进一步发展。例如长期卧床患者骶尾部出现淡红色斑,不及时处理就可能进展到下一期。
2.二期(炎性浸润期):皮肤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出现部分皮层缺失,表现为真皮层损伤,有粉红色的创面,也可能形成完整或破溃的血清性水疱。此期疼痛感加重,受压部位皮肤红肿范围扩大,皮肤温度升高,触之有硬结。如果护理不当,水疱破溃后容易继发感染,进而发展为更深层次的溃疡。
3.三期(浅度溃疡期):全层皮肤缺失,可见皮下脂肪,但骨骼、肌腱或肌肉尚未暴露。伤口床可能有腐肉或焦痂,也可能伴有潜行或窦道。此期溃疡较深,渗出物增多,容易引发感染,患者疼痛明显加剧,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4.四期(深度溃疡期):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伴有骨骼、肌腱或肌肉暴露,常有腐肉或焦痂,也可能存在潜行和窦道。感染严重时可引起骨髓炎等并发症,疼痛剧烈,愈合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康复进程。
5.不可分期: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由于伤口床被腐肉和(或)焦痂完全覆盖,无法确认其实际深度,即真正的溃疡深度被掩盖。只有当腐肉和焦痂被去除后,才能准确判断分期。这类褥疮往往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
6.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皮肤完整,但局部出现紫色或褐红色,或形成充血的水疱,与周围组织相比,该部位的组织可能有疼痛、硬块、黏糊状的渗出、潮湿、发热或冰凉等表现。此期可能是由于皮下软组织受到压力或剪切力损伤,虽然皮肤表面看似完整,但深部组织已受损,若不及时处理,很快会发展为更深层次的褥疮。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弹性差、修复能力弱,褥疮发生后愈合较慢。在护理时要更加注意皮肤清洁和保湿,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产品。定期为老人翻身、更换体位,动作要轻柔,防止损伤皮肤。同时,要保证老人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以促进伤口愈合。
2.儿童:儿童皮肤娇嫩,在预防和护理褥疮时要特别小心。尽量减少儿童局部皮肤的受压时间,选择柔软舒适的床垫和衣物。如果儿童出现褥疮,要密切观察其情绪和身体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在治疗过程中,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以免对儿童皮肤造成伤害。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高,容易发生感染,且伤口愈合困难。对于这类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同时加强褥疮部位的护理,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定期监测血糖和伤口情况,如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治疗。
4.肥胖人群:肥胖人群身体压力分布不均,更容易发生褥疮。护理时要注意减轻受压部位的压力,可使用减压床垫等辅助工具。同时,要帮助肥胖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5.长期卧床患者:长期卧床患者是褥疮的高发人群,要制定严格的翻身计划,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保持床单平整、干燥、清洁,避免皮肤与床单之间的摩擦。鼓励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如主动或被动的肢体运动,以改善血液循环。



